2020-06-14 21:13:55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王潔 記者 張華)很多家長發現,寶寶耳朵旁邊有個小孔,有時還會有液體流出,聞起來臭臭的,這是什么?對于這個“神秘的小孔”,在民間,老人們稱其為:“金倉,銀倉(寓意吃穿不愁)”。然而,這個“富倉”卻是個不小的麻煩。西安市兒童醫院專家表示,這其實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外耳畸形,專業名詞稱為“先天性耳前瘺管”。先天性耳前瘺管開口最常見于耳輪腳前,是胚胎期第1、2 鰓弓在發育過程中融合不全所致,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
那么問題來了,先天性耳前瘺管出現在耳朵邊,會影響聽力嗎?專家表示,先天性耳前瘺管不會影響聽力,最大的危害就是容易繼發感染。 無感染或無任何癥狀者,通常不需要治療。發生一次感染,就有反復感染可能性。
先天性耳前瘺管外面看好像只有一個小眼,小眼的里面有像樹根一樣錯綜復雜的盲管,管壁為復層扁平上皮,有毛囊、皮脂腺及汗腺等組織,其分泌物可從外面的小眼排出,若排出受阻,便可能引起瘺管感染。感染后,炎癥浸潤周圍正常組織,以及形成的膿腫經切開引流愈合后形成的瘢痕組織會進一步阻礙瘺管分泌物的排出,從而導致瘺管發生反復感染。手術切除是徹底治療先天性耳前瘺唯一的方法,但反復感染的次數越多,手術越容易復發。
很多孩子一開始感染不嚴重,僅僅局部紅腫,消炎治療后可以緩解。但此時醫生會告訴家長擇期手術治療。家長往往認為疾病正在好轉,心存僥幸,但是后期出現了感染嚴重(感染次數越多,越嚴重),可能需要切開引流、換藥、排膿治療。很多孩子需要1個月天天往醫院跑,家長孩子都非常辛苦。
專家指出,先天性耳前瘺管必須等炎癥控制,才能手術。如果在炎癥狀態下手術會出現術中出血多;瘺管切除不干凈,容易復發;術后傷口長不好;術中切除組織太多,疤痕較大等。術中醫生會盡量完整切除瘺管,手術本身不會對身體及耳部外形有大的影響。
如發現寶寶有先天性耳前瘺管,家長需要怎么配合處理?專家介紹,家長平時應注意局部清潔衛生,千萬不要頻繁擠壓瘺口,避免感染。洗臉時,要用清水清洗下耳朵前后,洗完后,用棉簽把周圍的水擦拭干凈,但不要太用力;瘺口周圍出現輕度紅腫,則必須要到醫院處理,通過口服或者靜脈應用抗生素來控制繼發感染。在家可以局部消毒殺菌以及涂抗生素軟膏;瘺口周圍形成大片紅腫,有時摸上去還有波動感,則有可能是形成膿腫了,必須要到醫院進行膿腫切開排膿,同時傷口內放置引流條,并定期到醫院換藥,直至傷口愈合。;
特別提醒家長:當耳前瘺管有少許分泌物的時候,不要擠壓。輕輕擦掉即可,擠壓也可能導致局部發炎。
編輯: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