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3 22:02:52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記者 張華)癲癇即俗稱的“羊角風”或“羊癲風”,它作為一種古老的神經系統常見病,嚴重危害著人類的健康。世界衛生組織(WHO)歷來重視癲癇的防治,全球約有千分之七的人患有癲癇病,在中國約有1000多萬名癲癇患者,其中500萬到600萬病人每年仍有發作,而且正在以每年40萬的速度增加。
兒童是癲癇患者人群中的好發年齡,國外流行病學研究報道癲癇發病率在1歲以內為118/10萬,1~5歲為48/10萬,5~10歲為43/10萬,10~15歲為21/10萬,其中半數以上是在12歲之前起病。
2006年中國抗癲癇協會發起了創辦“國際癲癇關愛日”的倡議,得到了來自20余個國家代表的熱烈響應,與會者選定以1997年在愛爾蘭都柏林舉行的國際癲癇大會通過“全球抗癲癇運動”的日子,即6月28日為“國際癲癇關愛日”。
西安市兒童醫院神經內科專家表示,癲癇病因復雜多樣,遺傳因素是導致癲癇的重要原因。其次圍產期因素(缺氧、窒息、頭顱產傷)、大腦發育異常、腦腫瘤、顱內感染、腦外傷等也可能會導致癲癇的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癲癇患兒的抽搐表現形式各種各樣,全身強直發作,局灶性發作,失神發作,肌陣攣發作,痙攣發作,失張力發作……
據介紹,癲癇患兒除了癲癇本身疾病之外,一部分有共患病存在。其中包括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抑郁、焦慮及其他內科疾病。其中,ADHD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行為障礙之一,癲癇共患ADHD發病率高,除了癲癇本身的影響外,患兒出現的注意缺陷、多動和沖動等癥狀嚴重影響患兒和家庭的生活質量。所以,在治療癲癇本身疾病的同時,也應盡早診斷和治療共患病,從而改善患兒的預后。
目前癲癇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生酮飲食、手術治療、神經調控治療等。國內外對于癲癇的治療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癲癇患者經過正規的抗癲癇藥物治療,約70%的患者其發作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其中50%~60%的患者經過2~5年的治療是可以痊愈的,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樣地工作和生活。因此,合理、正規的抗癲癇藥物治療是關鍵。生酮飲食對50-80%的難治性癲癇兒童有效,30%的兒童可減少90%的發作,10-20%的患者可完全控制發作。迷走神經刺激術做為神經調控技術,在難治性癲癇的治療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癲癇是慢性疾病,需要合理有效的長程管理,才能使患兒獲得更大的利益。但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大家的生活規律,也給癲癇患兒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針對疫情期間,家長怎樣和醫師建立良好的溝通途徑?怎樣合理管理癲癇患兒?后疫情時代,家長應該注意什么?難治性癲癇患兒,除了抗癲癇藥物治療外,生酮飲食了解多少?迷走神經刺激術又是怎么回事兒?西安市兒童醫院將于6月24日通過網絡,在線上為家長解決疑慮,廣大癲癇家長可通過掃描二維碼實時觀看。屆時,西安市兒童醫院神經內科專家將與患兒家長一起探討如何合理管理癲癇患兒,為各位家長答疑解惑。
編輯: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