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8 09:27:49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汪婷 記者 張華)5月25日是世界預防中風日,中風也是老年人的第一健康殺手,而導致老年人患上中風的最大誘因就是心腦血管疾病,而我國每年患上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超過了2億人,那么如何去預防中風?西安市第四醫院提醒:防治心腦血管疾病“三字經”簡潔易記,人人都要學起來。
穩血壓 防控腦梗塞、腦溢血的關鍵因素。血壓不僅怕過高,也害怕過低和不穩。不穩定的血壓就像一枚不定時的炸彈埋在身體里。
調情緒 保持樂觀情緒,避免過于激動。狂喜、暴怒、憂郁、悲哀、受驚都有可能誘發中風。所以要保持樂觀情緒,悲喜無過。
擇飲食 血管最喜歡酸性食物。太甜的食物,易導致血脂升高;而太咸的食物,易引發動脈硬化;太辣的食物,則易讓我們的血管痙攣。而檸檬、酸棗、番茄等酸性食物中含有的抗氧化物質是比較多的,可以清除體內有害的物質,來維持我們血管的健康。
戒煙酒 保護血管,控制危險因素。無論是吸煙還是飲酒,都會引起血管狀態的應激改變,誘發心跳加快和血壓上升,加重了動脈硬化。
防便秘 悲劇往往在如廁時發生。有相當多的中風患者,是在如廁大便的時候突然發病的。他們往往患有不同程度的便秘。由于大便燥結,排便時用力,使得腹壓升高,血壓和顱內壓也同時上升,極易使老人脆弱的血管破裂而引發中風。
不蹲便 不讓血壓升高,帶來風險。就算沒有便秘的問題,我們在如廁的時候也要盡量選擇坐便,而不是蹲便。因為蹲便會讓下肢血管發生嚴重的屈曲,加上屏氣,這就會讓血壓升高,誘發腦血管意外。
動左手 靈活右腦。醫學研究表明,腦出血最容易發生在血管相對脆弱的右半球。所以,適當地鍛煉右腦,對于預防腦溢血十分關鍵。其中最好的本辦法就是在生活中有意識地多動左手。
防跌倒 血管脆弱經不起折騰。老年人多有不同程度的腦動脈硬化,血管壁較脆弱。因此,跌倒時即使摔得不重,卻也有可能造成顱內血管破裂。
喝足水 讓血液不黏稠。老年人保持體內要有充足的水液,使血液稀釋,保持血容量,對預防中風也是很有好處的。
適寒冷 防止血管劇烈收縮。寒冷會讓血管收縮、痙攣,血壓上升,所以氣溫降低是中風的直接誘發因素。正因如此,我們應該有意識地讓自己更多地適應寒冷,例如在下午3點左右經常做一些戶外的體育鍛煉,比如慢跑、散步等等。
避勞累 這點年輕人一定注意。越來越多的臨床觀察發現,現在年輕人中風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了,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所致的過度疲勞,都會誘發腦出血。所以一定注意不要過度疲勞。
重先兆 救治越早,后遺癥風險越低。具有中風隱患的人往往會有一些先兆癥狀,如無誘因的劇烈頭痛、頭暈、暈厥,有的突感肢體麻木、乏力或一時性失視、語言交流困難等,應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
預防中風,也要避開這些誤區:
誤區一:降血壓吃藥多少跟著感覺走。血壓的控制不是吃幾次降壓藥就能解決的,再加上一些高血壓的老年人常常忘記或重復服藥,或者頭暈或頭痛才吃藥,沒有癥狀就不吃藥,跟著感覺走,這會使血壓忽高忽低。所以控制血壓要進行系統治療,維持血壓平衡。
誤區二:阿司匹林吃了就管用。有些人過于迷信阿司匹林,以為只要常年服用就可以遠離中風,在這里提醒高血壓患者,如果高血壓控制不好,盲目服用阿司匹林反而有可能增加腦出血傾向。因此,阿司匹林必須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誤區三:大量劇烈運動。許多老年人退休在家,每天早起大量鍛煉,冬夏無阻。實際上,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的老人,身體的耐受力有限,血管舒縮彈性差,如果劇烈運動就容易發生中風。所以,高血壓患者運動要“量力而行”。
編輯:徐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