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9 11:37:58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張永麗 劉渭伊 記者 張華)人人談癌色變,肛瘺到底會不會癌變?表示,事實證明,肛瘺會癌變。
專家分享了兩例典型病例:其中一例患者在20多歲時曾因“肛瘺”行手術治療,當時術后恢復過程令他苦不堪言,可不幸的是,沒過多久,他的肛瘺再次復發了。由于對手術治療喪失了信心,加上當時醫療條件的限制,他便抱著僥幸心理決定“帶瘺生存”,而肛瘺并沒有與他相安無事,而是默默的發展、變化,瘺管也像“雜草”一樣在肛周叢生,轉眼到了60歲,他的孩子無意間知道了他的痛苦,便帶他來檢查,這一查,猶如晴天霹靂,局部取病檢結果為“肛周粘液腺癌”,因肛周病變范圍較大,給手術切除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另一例患者同樣是肛瘺病史20余年,因為這個病的病位較隱蔽,他羞于就診,偶然的體檢,大夫說需要做手術,他還不以為意。待手術切除肛瘺后送病檢,才查出來組織癌變。
肛瘺為什么會癌變?從上述兩個病例,我們可以看出他們都是肛瘺的“老病號”,都與肛瘺抗爭了很多年,并且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截斷病情的發展。所以,“延誤病情”是肛瘺癌變的主要原因。肛瘺是肛周慢性感染性疾病,是肛腸科常見病、多發病,好發于中青年男性,男女比例為4:1。以肛旁硬結,伴疼痛,流膿血性分泌物及瘙癢為主要癥狀。由于該病病位隱匿,癥狀不明顯,容易被患者忽視,也容易造成誤診或漏診。且肛瘺不能自愈,手術治療是該病的主要治療方法。肛瘺之所以會癌變,是因為肛瘺的反復炎癥刺激使炎性細胞增生,進而引起細胞的變異,發生癌變。近年來,肛瘺合并肛門癌、低位直腸癌的病例越來越多,應該引起重視。
肛周出現什么癥狀需要警惕肛瘺?肛瘺大多數由肛周膿腫發展而來,所以初起會出現肛旁腫痛,自行潰破或手術切開引流后,可有肛門流膿、腫塊等癥狀,膿液刺激肛周皮膚會引起肛周濕疹及瘙癢。患者常常自覺肛周潮濕、間歇性腫痛、瘙癢及流膿,分泌物可污染衣褲。
如何預防肛瘺癌變,是大家最關心的話題。肛瘺患者不要恐慌,久治不愈的肛瘺或者長時間不治療的慢性肛瘺才容易癌變。所以,需要做的是與時間賽跑,肛瘺一經診斷,及時就診及治療,不要貽誤病情,才能防止癌變。
編輯: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