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8 19:47:47
來源:華商網
分享到
近年來,隨著髖關節置換手術量的迅速增加,由于假體松動、感染、假體磨損等所致的髖關節翻修的數量亦呈逐年上升趨勢。與常規初次置換不同,髖關節翻修往往面臨更大的挑戰與風險,特別是在應對合并巨大骨缺損及骨盆不連續的病例時,對醫生的手術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
近日,西安市紅會醫院膝關節病區在院領導和馬建兵主任的帶領下,以數字骨科實驗室為依托,應用3D打印技術、發揮科室醫工交叉優勢,在復雜膝關節、髖關節重建與翻修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開展了一批定制化置換手術,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與社會反響。
56歲的崔先生,26年前因摔傷導致右股骨頸骨折,經歷了五個月的保守治療骨質無法愈合,接受了右側全髖關節置換術,術后右髖關節功能恢復良好,生活回歸正軌。半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右髖關節的疼痛,活動時明顯,休息時減輕,其后疼痛逐漸加重,跛行行走,嚴重影響其日常生活。在當地醫院拍片提示:右髖關節假體松動,髖關節周圍嚴重骨溶解,建議行髖關節翻修術。
由于髖關節嚴重的骨溶解,髖關節出現巨大骨缺損,常規材料和假體無法處理巨大骨缺損,一籌莫展的病人的疼痛和畸形日益加重,患者和家屬四處求醫,醫生們卻受限于“無米之炊”,愛莫能助。
患者術前X線評估顯示髖關節周圍巨大骨缺損
抱著一線希望的患者慕名前來西安市紅會醫院求治,膝關節病區的馬建兵主任接診了該患者,由于嚴重骨溶解導致的嚴重骨缺損,該患者基本喪失行動能力,馬建兵主任帶領姚舒馨副主任醫師組成醫療組,在科室前期3D金屬打印定制研究的基礎上,針對該患者的特殊病情,決定采用目前最先進的金屬3D打印技術,為患者量身打造修復缺損的骨頭,也就是“私人訂制”髖關節。
為患者“量身定制”設計及手術模擬過程
為患者“量身定制”設計及手術模擬過程
通過對患者髖關節進行精準的三維CT掃描及重建,與目前國內唯一通過國家CFDA審批并臨床應用的北京愛康宜誠醫療公司合作,在計算機上建立患者骨骼形態,精準分析患者髖關節缺損,依托數字骨科實驗室已經開展的3D金屬打印定制研究,根據病人術前缺損骨骼狀態及醫工協作的討論方案,3D打印重建出病人骨骼模型,通過“ITI( Image to implant)醫生-工程師的醫工交互平臺,反復修改設計方案,為患者量身定制出修復嚴重骨缺損的專屬3D打印金屬墊塊,并進行了術前髖關節翻修手術模擬演練,大大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
患者術后X線評估顯示個性化金屬3D打印髖關節植入物成功實現巨大髖骨缺損的重建
4月20日,手術按預期設計方案圓滿順利完成,完美實現髖關節巨大骨缺損的重建,實現了髖關節旋轉中心的重建,恢復了患者的下肢長度。正是由于醫工合作為患者量身定制的金屬3D打印金屬墊塊確保了巨大骨缺損后假體植入的初始穩定性,表面金屬骨小梁的孔隙設計又可以使得二期金屬與自體骨可以緊密連接,手術的操作流程大大簡化,手術時間大幅縮減,并減少了手術并發癥,也使得假體植入后的長期穩定性得到有效保證,在術后第2天,患者已經可以自行下地行走開始康復訓練,手術效果十分滿意,患者又露出了燦爛的笑容,生活的希望重燃。
此例個性化金屬3D打印髖關節植入物的設計和植入人體的成功治療過程,凝聚了是醫生和工程師的大量心血,是金屬3D打印技術和醫工交叉在實現精準醫療方面的成功實踐。反復的醫工交流合作,確保手術中巨大復雜髖臼缺損的精準重建,具有傳統技術無法比擬的優勢,為復雜髖關節翻修嚴重骨缺損的處理提供了新的治療理念。
編輯:徐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