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孕妇,国模娜娜一区二区三区,肉肉视频在线观看,国产91高潮流白浆在线麻豆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服務編號:61120190002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9-63907152

新聞熱線:029-86253335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鑄牢疫情輸入全鏈條防控網

2020-04-27 09:33:26 來源:西安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聯合指揮部醫療保障組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古城四月天,雖忽冷忽熱、時陰時晴,卻是滿城姹紫嫣紅、春色爛漫。人們出行雖少不了口罩,也不敢聚集,但往昔的煙火氣已然重現,復工、復產、復學全面恢復,生活生產漸入常態。
  
  雖然歲月尚未完全靜好,但陜西和西安疫情防控向好的態勢正在不斷加強。在這份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效背后,凝結著無數防疫工作者的奮勇逆行、日夜奮戰。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陜西考察時強調,這次抗擊疫情斗爭是一次大考,充分彰顯了各級黨組織的強大戰斗力,彰顯了廣大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是陜西和西安的空中門戶,是全省和全市應對境外輸入的第一道防線,對省市疫情防控工作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隨著國際疫情的迅速蔓延和日益嚴重,防控輸入性疫情風險的壓力陡增,機場成為當下省市疫情防控的主陣地。近日,記者前往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合防控指揮部(以下簡稱機場防疫聯合指揮部),深入探訪機場疫情防控工作。
  
  外防輸入任重道遠:一架航班檢出37例新冠病毒感染者
 




  
  4月20日7:38,一架從莫斯科-西安-北京的CA910國際航班,降落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機上共有200人,其中旅客180人(含2名嬰兒)、機組20人,均為中國籍。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接到臨時通知,一架從莫斯科來的國際航班需要在西安進行進京前航班分流。接到任務后,機場防疫聯合指揮部部立即研判疫情,部署安排接機工作。俄羅斯疫情正處于爆發期,這架飛機上可能存在巨大的潛在疫情防控風險,在飛機落地之前,接機小組、體溫監測小組、流調小組、核酸檢測小組、病例運轉小組都早早在崗待命,提高警惕,嚴格把關。
  
  7:53開艙,8:03旅客開始下機,9:30下客完畢,11:20測溫和流調結束,共排查出66人有癥狀、9人發熱、1人密接、1人有流行病學史,共計77人(包含1名乘務人員),全部轉運至西安市第八醫院和西安市胸科醫院做進一步診療。其余104旅客均為高危接觸者,全部送至西安市公衛中心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9名機組人員,送至定點醫學觀察酒店集中隔離。截止目前,此架飛機共陸續核酸檢測陽性37名人員,其中包括30確診病例,7例無癥狀感染者。
  
  一架航班攔下37例新冠病毒感染者,這是陜西為首都疫情防控做出巨大貢獻的一個縮影。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不斷升級,在二百多個國家,超過二百多萬人感染,國內目前的防疫重點為防止境外入境人員的輸入性風險。首都是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減輕北京新冠病毒防控壓力尤為重要。因此,民航局等多部門發布公告,自3月23日零時起,所有目的地為北京的國際始發客運航班,都必須從西安等12個指定的第一入境點入境,而不能直飛北京。但隨著全球疫情愈演愈烈和進京國際航班的分流,不可避免的人員流動使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防控輸入性疫情壓力劇增。從3月16日發現首例輸入性病例,截至4月25日8時從機場輸入的確診病例累計達41例,無癥狀感染者累計10例,其中解除隔離2例,轉為確診病例1例,現有7例。當前隔離密切接觸者160人。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是我國第七大樞紐機場、北方第二大機場,也是西北地區最大的空中門戶,2019年旅客吞吐量超過4720萬人次,曾創下單日航班起降超過1000架次、旅客吞吐量超20萬人次的紀錄。人來人往、熙熙攘攘是它的常態。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這里頓時變得冷冷清清。1月25日,陜西省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Ι級應急響應,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成為全省、全市疫情防控的關鍵窗口。為統籌各方全力抗疫,陜西省組織西安市、西咸新區、空港新城、西部機場集團等各級力量,聯合西安海關、民航西北地區管理局、陜西邊防等部門,第一時間成立機場防疫聯合指揮部。一批批工作人員逆向而行,奔赴往昔的樞紐、今日的要塞。
  
  經過90多個日日夜夜的連續作戰,陜西本地病例全部清零,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然而,隨著全球疫情形勢的不斷惡化,我國疫情防控轉入“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新階段,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的疫情防控任務迎來新的大考。進京航班分流后,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每周新增布魯塞爾—北京、多倫多—北京航班及臨時分流航班等數架次國際航班,守好陜西和西安應對境外疫情輸入的第一道防線,是壓在機場防疫聯合指揮部每一個工作人員肩上沉甸甸的責任。為此,好多人90多天沒有休過一天假、回過一次家、睡過一個囫圇覺。
  
  精準防控暖心服務:確保輸入性病例不在機場擴散
 




  
  新冠肺炎在爆發前期,其傳播方式、治療方式、防控方式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是未知的,但是作為重要交通樞紐,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每天進出港旅客眾多,人員屬性復雜,疫情防控刻不容緩。物資短缺、沒有經驗借鑒,這是一場在黑暗中蜿蜒探索的漫長征程,機場疫情聯防指揮部醫療保障組便成為這場尋光之旅中的“專業保障團隊”。
  
  為應對日益增大的境外輸入壓力,加強機場疫情防控的領導力量,西安市疫情聯防指揮部派市衛生健康委一名委領導入駐機場防疫聯合指揮部,與空港新城等多方力量協同指揮、坐鎮一線,指揮醫療保障組各項工作,市疾控中心、市衛生監督所、機場海關、邊檢、機場醫療急救部等單位先后抽調20余名中層干部和超過50名骨干力量加入,成立工作專班、建設專業隊伍、完善工作制度,不斷優化防控流程,不斷細化入境人員、發熱人員處置措施,不斷增強隊伍戰斗力,全面提升防控水平,確保境外確診或疑似病例不在機場環節擴散。
  
  不斷優化防控流程。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境外輸入疫情防控工作流程》《疫情高發地區旅客落地處置程序》《航班處置流程》《留觀人員患病處置流程》《進出港發熱人員診療跟蹤流程》《二次測溫發熱及密接人員留觀處置程序》等多項流程,制定并不斷地優化設置解除通知、解除醫學觀察證明、醫學觀察證明等制式表單,根據情況變化及時優化流程、排查風險,確保疫情防控工作無死角、無遺漏。
  
  不斷完善管理閉環。制定下發《關于進一步規范發熱和留觀人員管控的通知》《關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防控消毒工作的指引》《關于規范疫情防控工作秩序鞏固防控成果防范工作人員交叉感染的通知》《關于設立醫學觀察人員解除隔離研判委員會成員的通知》等規范性指引及文件,不斷完善管理閉環。為精準識別境外元素旅客,做好進入西安航班旅客分流工作,機場醫療保障組于3月27日和4月3日兩次發函,要求航空公司加強源頭管控,做好空間隔離和服務防護,最大限度保障旅客安全,切實消除確診或可疑病例在飛機后倉(后三排)隔離工作中的隱患。
  
  加大督導檢查力度。為確保各項防控工作任務和措施落到實處,機場醫療保障組制定《重點防控區域督導檢查工作實施方案》,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單位、重點崗位以及關鍵場所、薄弱環節加大督導檢查力度,守牢機場防控的每一個關口。近期赴機場(停機坪、廊道、航站樓等區域)、海關、機場分流中心、各醫學觀察點、留觀(驗)酒店等重點區域開展疫情防控督導檢查14次,提出個人防護、消殺工作、防范交叉感染等方面整改意見32條。
  
  完善信息獲取機制。多渠道收集匯總、多手段比對篩查、多維度分析研判,為精準防控提供數據支撐。全面掌握來陜人員的活動軌跡,把解除工作做實做細做精準。主動與其他部門共享數據、通報信息,截至目前編輯《疫情防控日報》103期、《每日疫情簡報》86 期、《機場重點旅客防控專報》47期、《疫情工作周報》5 期。累計發現發熱病人1100余例,累計留觀5300余例,累計解除航班270架次,解除5300余例。
  
  及時消除旅客疑慮。設立24小時群眾投訴和咨詢電話,細心解答旅客咨詢,所有來電第一時間接聽,實行首問責任制第一時間給予答復,及時消除旅客對醫學觀察等事宜的疑慮。為緩解集中留觀點旅客心理壓力,為他們提供專業的心理咨詢和危機干預服務,引導他們并掌握自我調節的方式方法,醫療保障組與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合作,開通心理援助熱線4008960960,開展點對點干預服務。同時,根據防疫工作重點的變化及時調整人員安排,避免疲勞作戰,注重勞逸結合,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始終把抗疫力量集中在最需要的地方,發揮最大效用。
  
  在機場戰疫的路上,有一支時刻流動的隊伍——來自西安市急救中心的機場轉運先鋒隊。從3月23日至4月24日19時,轉運隊已出動轉運車組575車次。在每一架國際航班到達西安前,轉運隊都會接到通知,提前一小時到達機場候命。“我們一直堅持車等人,而不是人等車的原則。”西安市急救中心特勤大隊醫生馮君說,每到一架國際航班轉運隊會準備50輛急救車,每輛車配備三名醫護司,大家24小時運轉,力爭在最短時間內把旅客送達指定醫院。
  
  千鈞壓頂始終向前:思想不松、標準不降、力度不減
 




  
  疫情防控是一場和時間賽跑,注重工作成效、強調工作落實的沒有硝煙的戰爭。為緩解首都境外人員入境壓力,根據國家安排,自3月23日起,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將作為分流北京機場國際航班的入境點之一,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外防輸入”的壓力進一步加大。
  
  3月23日,北京分流首架航班從阿布扎比飛抵西安。只停留了20余小時,這架搭載著233名旅客的航班便順利飛往北京,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了一場牽動人心的旅客轉運接力賽。最短的處置時間背后是最完善的處置方式作保障。據了解,截至目前,機場醫療保障組已經累計制定、發布抗疫工作專業化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15個,形成了機場科學抗疫的有效保障。
  
  4月1日凌晨5時40分,一架載有143名旅客(航班上只有一名外籍人員,其余均為中國籍旅客)的國際航班,從布魯塞爾降落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飛機停靠后,身著防護服的醫護人員登上飛機進行登臨檢疫,查看航班上的重點旅客并進行相應處理。
  
  境外旅客下機后要經過測溫、流行病調查、核酸檢測采樣以及有癥狀旅客重點監測,然后才可以辦理入境相關手續。旅客說,看到這么嚴格的檢疫流程,心里很踏實。
  
  此時,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國際指廊旁飛行區搭建的32間箱房內,所有工作人員身著防護服已經全部準備就緒。停機坪臨時搭建了32間流調采樣間,分成三排,第一排做流行病學調查,第二排為普通旅客核酸檢測采樣和采血區,第三排為重點旅客檢測采樣采血區。所有旅客都要完成流行病學調查和核酸檢測采樣,有癥狀旅客直接進入第三排進行采血、核酸檢測等重點檢測,隨后登上救護車直接轉至定點醫院。
  
  接受流行病學調查時,旅客首先要測量腋下體溫,隨后要告知兩周內是否去過醫院、超市等公共場所,是否參加過聚集性活動,是否接觸過野生動物,回國的目的,最近一次從中國出境的時間、地點等信息。工作人員會對旅客已經填寫好的健康申明卡信息進行補充完善。整個過程都有執法記錄儀全程錄音錄像。做完相關檢測,普通旅客即可進入航站樓再進行一次紅外測溫和健康申明卡等資料復核,隨后辦理入境手續,等待統一轉運隔離。
  
  周女士由于沒有發熱也沒有相關癥狀,按照規定她將被轉移至指定酒店隔離觀察14天,等隔離結束時,再次核酸檢測結果陰性的話,她就可以繼續她的旅程回到故鄉北京。望著窗外雖不是故鄉的西安,但她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實,“因為她心里明白,回到祖國,家就不遠了,一切都是安心的溫暖,即使是那嗆人的消毒水,都讓人舒心愜意。”
  
  目前機場的防疫工作千頭萬緒、責任重大、壓力千鈞,又不時有新的動態和意外情況發生,這就需要專家在第一時間作出準確判斷,既要對當事人負責,更要對全省人民的健康負責,但機場所有的防控人都是奮勇向前、毫不退縮。
  
  特殊處置組是醫療保障組的一個內設小組,是機場防疫聯合指揮部的“尖刀連”。組內專家個個身經百戰,大多參加過非典抗擊戰,在90多天的連續奮戰中,他們始終堅持思想不松、標準不降、力度不減,發現一個、跟蹤一個、處置一個,力求把每一項工作做得更實、更細、更規范。緊盯時間節點、讓信息收集時效更迅速,先后協查處置密接人員158人次,獨立處置確診病例信息收集工作12人次,取得零失誤、零遲緩的戰績。統籌協調組內專家和信息收集整理兩個團隊,通過簡化工作流程、創新工作機制、使兩個團隊之間無縫對接,讓研判結果更加精準。抽調46名采樣隊員,前往機坪第一時間對到港旅客進行鼻咽拭子采樣送檢,累計開展核酸采樣16.25萬人次,確保核酸采樣應采盡采、不漏一人。西安市衛健委從各市級醫院抽調專業人員10人組建流行病學調查隊,掌握密接人員旅居行蹤。流調隊先后深入一線開展流調29人次,為專家研判提供科學詳實依據。
  
  西安市第三醫院的采樣隊員高娟告訴記者,她從3月22日被抽調到機場,已經接機航班架次18次,個人累計采樣近800份,整個采樣隊采樣7000余份,準確、高效、規范地完成每一例核酸標本采集是他們光榮的職責。
  
  “345”模式:織密機場疫情輸入防控網
 








  
  時間一刻不怠,戰疫從不停歇。當多數人的生活都逐漸回歸常態的時候,機場疫情聯防指揮部里醫療保障組房間里的燈光仍常常徹夜亮著。
  
  疫情之初,機場疫情聯防指揮部緊急成立醫療保障組,這只在戰時組成的鐵軍一步一個腳印尋找戰疫的策略,沒有經驗就自己研究對策。經過無數個日夜的奮戰,他們克服了重重困難,經過反復提煉、修正和完善,最終形成了機場戰疫行之有效的“345”模式。
  
  “3”,就是把好機場和社區防控、發熱門診、面對面流調“三道防線”,把握好2小時、12小時、24小時“三個時限”,抓好重點地區、重點場所、重點人群防控“三個重點”。
  
  “4”,就是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四早”防控措施,管好確診、疑似、發熱、密接“四類人員”,做到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應檢盡檢、應隔盡隔“四應四盡”。
  
  “5”,就是落實“五包一”機場和社區防控責任制;發放“五個一”工具包;做到排查、管控、督導、宣教、關愛“五個到位”。
  
  守好入口、出口、聚集“三個關口”。疫情初期航班是導致國內各地疫情擴散的主要途徑之一,每天進出港的旅客以及進入航站樓等待的旅客都是需要重點排查,把好入口關、出口關、聚集關是切斷疫情傳播的重要任務。醫療保障組駐派工作人員進港測溫、出港復測、港內疏導每一個環節按照標準嚴格執行,確保無發熱等高危旅客進入陜西傳播病毒風險。隨著國內疫情防控穩定、境外疫情爆發,工作重心從“內防擴散”轉為“外防輸入”,境外旅客的增加使得原有政策需要調整、制式表單需要多語言版本,機場指揮部按照國家、省市政策,結合專家建議重新研究對策,翻譯多國語言版本表單,使得防控措施更細致,防控政策更有溫度。
  
  把好醫院、轉運、留觀“三道防線”。醫療保障組與定點醫院保持緊密聯系,緊緊扭住核酸檢測這一樞紐環節,從機場接診到送至醫院,從醫院診療到出院離開,再到組織解除小組召開研判會議解除航班、解除旅客,各個環節信息傳遞及時準確,確保不漏一架飛機,不漏一名旅客。截至目前已收到1000份出院證明,解除269架航班。為避免工作人員二次傳染,醫療保障組定期組織嚴格培訓,現場教學如何穿脫防護服、車輛消殺、安全防護等知識和操作規范,并隨時開展檢查督導,嚴把每一個細小環節,確保每一名工作人員的安全。
  
  抓好“三個時限”。醫療保障組嚴抓“三個時限”,7×24小時排班制度,及時報送發熱旅客信息、及時掌握診療旅客動態、及時解除出院旅客狀態。飛機落地有發熱旅客第一時間掌握信息并送往定點醫院,第一時間了解旅客的行程、居住地,分析存在的風險點。送至醫院后安排值班人員實時跟蹤,掌握發熱旅客實時動態,為戰役工作搶占先機。旅客診療結束排除新冠肺炎,第一時間從醫院獲取出院證明,召開研判會議解除航班及旅客。從開始的幾天、幾十個小時到現在的幾個小時,解除速度不斷加快,各項流程逐步優化,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不斷提速,讓旅客感受到陜西和西安的效率與溫度。
  
  抓好重點區域、重點人群、重點場所“三個重點”。實時掌握國內外各地的疫情風險程度,劃分風險區域、劃分元素人群、劃分機場各類區域,針對不同的區域制定不同政策,靈活調整、高效使用各類資源。
  
  落實“四早措施”,管好“四類人員”,做到“四應四盡”。堅決貫徹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防控措施,及時甄別發熱或有相關癥狀旅客的檢查結果,每發現一例都要送至醫院隔離并診療,當天形成報告及時上報上級部門,陜西第一例境外輸入病例,從發現到隔離,從治療到形成報告,短短兩天時間全部完成。管好確診、疑似、發熱、密接四類人員,確診人員及時提供醫療服務,疑似人員及時送至醫院排查,發熱人員及時送至醫院診療,密接人員及時隔離。切切實時做到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應檢盡檢、應隔盡隔。
  
  做到“五個到位”。做到排查、管控、督導、宣教、關愛到位,所有進港航班一機一排查、一人一測溫,確診、發熱、留觀人員全部在冊統計,不漏一人。確診、發熱、留觀人員嚴格管控,堅決杜絕二次接觸傳染。專家及時督導,確保各項環節不出錯,確保工作人員安全。錄制防護宣傳視頻,向旅客宣教如何防護、如何佩戴各種類型口罩。關愛每一位旅客,及時消除他們的疑慮,熱情幫助他們解決困難,通過貼心服務贏得旅客的全力支持與配合,為疫情防控工作奠定堅實的群眾基礎。
  
  機場是歸國游子的第一站,也是外防輸入的最前線,從境外到國門,從國門到家門,機場防疫工作既要確保每一位旅客平安回家,也要確保身后城市的安全,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都容不得一絲馬虎,都需要科學防范。在機場疫情防控的這場持久戰中,機場疫情聯防指揮部和醫療保障組,將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在陜西考察時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切實抓好新冠肺炎常態化防控工作,繼續把防范境外疫情輸入作為重中之重。堅持織密網、盯住人,對境外來陜人員全隔離全檢測。筑牢西安口岸入境管控關口,從嚴從細做好入境人員的衛生檢疫、核酸檢測、轉運、集中隔離等工作,最大限度防止發生境外輸入關聯病例。會同航空、公安、邊檢、海關、交通等部門繼續完善入境人員數據庫,強化省際聯動機制,定期通報和交換入境人員信息,構建從“國門到家門”的閉環管控鏈條。加強集中隔離人員安全服務保障,提供個性化服務,做好健康監測和人文關懷。做好無癥狀感染者篩查管理,嚴格落實對無癥狀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觸者14天集中醫學觀察,以及解除集中醫學觀察后的隨訪、復診等管理措施。抓重點部位防控工作,加強發熱人員信息報告,落實“四早”措施,及時快速有效處置輸入性疫情。
  
  喬木亭亭倚蓋蒼,櫛風沐雨自擔當。在機場防控疫情輸入的征程上,充滿各種風險與挑戰,但只要有不懼風雨的勇氣、不畏艱險的氣慨,就能匯聚成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的磅礴力量,守護好陜西和西安的空中門戶,為海外游子回家鋪就一條平安歸途,為三秦父老的健康筑起一道鋼鐵長城。
 
編輯:佳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桓台县| 无棣县| 通江县| 太湖县| 岳普湖县| 西贡区| 都匀市| 永和县| 延长县| 灌阳县| 沅陵县| 马山县| 咸宁市| 宝清县| 筠连县| 西昌市| 寿阳县| 靖边县| 乌审旗| 嘉祥县| 泸西县| 白城市| 客服| 土默特右旗| 宿州市| 新田县| 吴堡县| 绵阳市| 建水县| 柘城县| 梧州市| 黑山县| 抚顺市| 锦屏县| 晋城| 平安县| 靖宇县| 耒阳市| 榆林市| 乐亭县| 新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