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4 17:39:36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王寧 記者 鄭亞雷)國家免疫規劃,是指按照國家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定的疫苗品種、免疫程序或者接種方案,在人群中有計劃地進行預防接種,以預防和控制特定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中國1978年開始實施國家計劃免疫,2020年是我國實施免疫規劃政策42周年,今年4月25日是第34個“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及時接種疫苗,共筑健康屏障”。
在全省預防接種工作者多年共同努力下,我省免疫規劃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
兒童免疫規劃疫苗種類不斷擴充,各疫苗接種率持續提高。
自1978年我國開始實施計劃免疫以來,由最初的“四苗防六病”到“七苗防九病”,再經過2008年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和2016年脊灰免疫策略的轉換,形成目前12種疫苗防控12種傳染病的免疫策略,近年來我省各疫苗報告接種率均保持在95%以上。
疫苗針對傳染病發病率得到有效控制。
通過持續實施42年的免疫規劃工作,全省已累計為1740多萬兒童提供疫苗保護。通過普種“牛痘”,我省于1965年消滅了天花。目前我省已經實現連續27年無脊髓灰質炎病例、連續24年無白喉病例報告,1-4歲兒童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由1992年國家流調的9.67%降至1%以下,12種國家免疫規劃疫苗預防的傳染病中,麻疹發病率從185.23/10萬下降至0.13/10萬,流腦發病率從28.76/10萬下降至0.003/10萬,百日咳發病率從53.62/10萬下降至6.16/10萬,流行性腮腺炎、乙腦、新生兒破傷風、甲肝等國家免疫規劃疫苗針對傳染病發病率也降至歷史最低水平。
預防接種服務體系不斷完善
通過加大預防接種門診規范化建設,預防接種服務形式以村級接種為主轉變為以鄉級集中接種為主。陜西省已建立有2200余家鄉級規范預防接種門診,并實現百度地圖在線查詢,方便了廣大群眾就近接種,促進了免疫規劃工作的落實。
加快預防接種信息化進程
我省籌建了陜西省免疫規劃信息管理平臺,已能夠實現異地兒童個案信息共享,避免或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統計不準確現象,可科學、規范地管理流動兒童,提高了接種服務的安全性、便捷性和科學性。同時我省籌建疫苗追溯和冷鏈監測管理系統,實現了全省免疫規劃疫苗儲運溫度24小時自動監測和末端至接種對象的流向管理等功能,確保疫苗運輸、儲存安全和規范管理。
全社會免疫規劃服務參與度不斷提升
為進一步加強預防接種政策和知識普及,陜西省將預防接種知識“家長課堂”納入常規工作,為接種門診制作了預防接種知識宣傳動畫片、“家長課堂”標準課件以及講解視頻,通過接種點面對面授課、交流等方式極大地提高了兒童監護人對于預防接種知識的知曉率和疫苗接種服務的主動參與性,同時也提升了接種人員的專業素養,增進了兒童家長對預防接種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預防接種是預防傳染病最直接、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是貫徹“預防為主”衛生工作方針的重要舉措。預防接種既是兒童的權利,也是家長的義務和社會的責任。
編輯:薛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