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8 11:29:14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王明月 李偉華 記者 張華) 4月15日至21日為第二十六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為提高全社會癌癥防治意識和能力,有效遏制癌癥帶來的社會危害,降低癌癥疾病負擔,西安市第三醫院消化內科趙恒芳副主任醫師、王明月營養師帶您解讀來自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最新、最全的癌癥預防建議。
2018年5月24日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 WCRF)和美國癌癥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AICR)出版了第3份報告《食物、營養、體育活動與癌癥預防》,并給出了十條癌癥預防目標和建議。
保持健康的體重體重在健康范圍內
公共衛生目標: 根據不同人群的正常范圍,成人的平均BMI保持在21-23;10年內超重或肥胖人群的比例不超過目前水平,或最好再低一些。
建議: 確保從童年期到青春期的體重增長趨勢,到21歲時使體重能處于正常BMI的低端,從21歲時起保持體重在正常范圍,在整個成年期避免體重增長和腰圍增加。
身體活動多走、少坐
公共衛生目標: 久坐不動人群的比例每10年減少一半,人群平均身體活動水平(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PAI)高于1.6;“久坐”指身體活動水平(PAL)等于或小于1.4。PAL代表每日平均身體活動強度,由總能量消耗除以基礎代謝率計算而來。
建議: 每天至少3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相當于快走),隨著身體適應能力的增加,每天60分鐘或以上的中度身體活動,或者30分鐘或以上的重度身體活動,避免諸如看電視等久坐習慣。
植物性食物吃富含全谷類、蔬菜、水果和豆類食物
公共衛生目標: 非淀粉蔬菜水果的人群平均攝入量至少達到每日600g。最好由各種不同顏色如紅、綠、黃、白、紫和橙色的非淀粉蔬菜和水果組成。相對未加工的谷類、豆類以及作為膳食纖維天然來源的其他食品,至少每日為人群平均提供25g非淀粉多聚糖。
建議: 每天5份(至少400g)淀粉蔬菜和水果;每餐吃相對未加工的谷類和豆類;將淀粉類根或塊莖食物作為主食的人群,應注意攝入足夠的非淀粉蔬菜、水果和豆類。每天至少吃30g纖維、400g水果和蔬菜。
限制快餐
公共目標:少吃快餐,但可吃適量食物油、堅果。
建議:限制食用快餐和其他富含脂肪、淀粉或糖的加工食品,控制肥胖。
動物性食物限制紅肉(指豬、牛、羊肉)的攝入,避免加工的肉制品(指通過煙熏、腌制或加入化學防腐劑進行保存的肉類)。
公共衛生目標: 人均紅肉攝入量不超過300g/w;盡量少吃加工肉制品。
建議: 每周攝入紅肉少于500g;盡可能少吃加工肉制品。需要注意的是:該建議并不是要求完全避免吃肉,肉是很好的營養來源,特別是蛋白質、鐵、鋅和B12。
限制含糖食物限制糖的攝入,多喝水和不加糖的飲料
公共衛生目標:全球含糖飲料銷量增加導致肥胖的全球性增長,因此要盡量少喝或不和含糖飲料。
建議: 限制糖的攝入,多喝水和不加糖的飲料,果汁雖然沒有添加糖,但也會導致體重增長,因此要少喝果汁。
含酒精飲料限制飲酒
公共衛生目標: 飲酒量超過建議限量的人群比例每十年減少1/3。
建議: 如飲酒,男性每天少于2份,女性不超過1份(1份酒大約有10~15g乙醇)。兒童和孕婦不能飲酒。
膳食補充劑強調通過膳食本身滿足營養需要
公共衛生目標: 使人群中不需要膳食補充劑就能獲得充足營養者的比例最大化。
建議: 不使用膳食補充劑預防癌癥
母乳喂養母親進行哺乳,孩子用母乳喂養。(特殊疾病如艾滋病患者除外)
公共衛生目標: 大多數的母親要進行6個月完全哺乳。
建議: 完全母乳喂養嬰兒6個月,而后在添加輔食的同時繼續進行母乳喂養至2歲甚至更長時間。
編輯:徐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