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4 11:51:22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張麗 記者 鄭亞雷)近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內科袁祖貽教授作為主要撰稿人和共同通訊作者撰寫的“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心血管急危重癥診療中國專家共識”英文版在國際心血管病排名第一的期刊《Circulation》上快速在線發表,從而為全球的心血管臨床醫生提供了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心血管病急危重癥診療方案。
《Circulation》在JCR期刊分區中位列心血管專業(CARDIAC & CARDIOVASCULAR SYSTEMS)同類期刊中的影響因子排名第1位,其影響因子高達23.054。該期刊為美國心臟病協會(AHA)會刊,一直是全球心血管病領域最頂尖的國際期刊。
鑒于全球嚴峻的新冠肺炎形勢,尤其是近期新冠肺炎在歐洲和美國的肆虐,在3月26日召開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COVID-19特別峰會上,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博士對各國元首致辭:“我們聚在一起,討論如何應對當今時代面臨的這場空前衛生危機:他提倡二十國集團尋求共同解決辦法并團結應對COVID-19。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COVID-19是一場全球危機,需要全球應對”。然而,面對新冠肺炎和嚴重心血管疾病的雙重致命威脅,世界范圍內目前沒有可供參考的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心血管急重癥診療臨床路徑與處置方案。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CSC)迅速在行動,于2月初國內主要專家撰寫了“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心血管急危重癥診療中國專家共識”并快速發表在《中華心血管病雜志》上,為全國心血管臨床醫師提供指導。共識發表后,其救治流程與方案得到美國心臟協會的認可并約稿,英文版投稿后僅兩天就得到快速發表。基于交大一附院“中國胸痛中心示范中心”和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最危重心血管病患者救治的“實戰經驗“,袁祖貽教授作為中華醫學會冠心病學組組長,一附院主要負責胸痛中心運行流程與急性心梗救治方案部分的撰寫,文章從患者風險評估以及醫護人員的保護開篇,詳細闡述了新冠疫情下心血管醫生診療采取的搶救措施及用藥指導;對危重癥心血管病患者的治療策略進行妥善分級;毫無保留地將“中國經驗“分享給世界范圍內的臨床醫生。
“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在新冠疫情面前,中國向世界交出了“大國擔當”的滿意答卷。而交大一附院中每一個平凡的你我,無論是赴鄂抗疫還是站好每一班崗位的同道,都在點滴之處現溫情,體現了“大醫情懷”。
“障百川而東之,回狂瀾于既倒”。科研的擔當及創新應當是提高和展現國家硬實力、軟實力以及綜合國力最核心最關鍵也是最根本的動力源泉,希望西安交大一附院有價值有意義有深度的高水平論文,能成為真正展現大國擔當的加速器。
全文鏈接: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pdf/10.1161/CIRCULATIONAHA.120.047011
編輯:徐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