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30 20:04:51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武佩妍 王蒙 記者 張華)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帶走了疫情的那份沉重。受到疫情的影響,我們居家的日子變長了,孩子們少了戶外活動的時間,少了互相追逐嬉戲的歡樂,為了讓每個弱視患兒不在“霧里看花”,還孩子們一個明亮、清晰的世界,西安市第四醫院眼視光中心時刻在努力。
據西安市第四醫院眼視光中心專家表示,形成兒童弱視的病因有這些方面:高度遠視、近視、及散光的患兒,患兒在視網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影響了患兒視覺系統的發育;斜視的患兒,雙眼單視不能形成,以至兩眼不能形成正常的視網膜對應,主斜眼形成弱視;高度屈光參差的患兒,雙眼強弱相爭,弱勢眼被抑制,易產生弱視;患兒有先天眼疾,如先天性白內障、上瞼下垂、角膜白斑等影響光通道的疾病,不及時治療,最終形成弱視。
弱視的診斷的相關因素 專家介紹,弱視的診斷的相關因素和視覺發育密切相關,也就是說要考慮患兒的年齡因素;此外,一定要有產生弱視的病因,以矯正視力為弱視患兒視力衡量標準,排除其它造成視力低下的眼病。根據最佳矯正遠視力劃分,弱視的嚴重程度分為:<=0.1者為重度弱視;0.2-0.5者為中度弱視;0.6-0.8者為輕度弱視。
弱視患兒的最佳治療年齡 任何疾病一定是預防大于治療,眼視光中心建議應早體檢、早發現。對于無明顯家族遺傳史的患兒建議2歲后開始體檢,3個月到半年一次,檢查眼軸、曲率等生物參數,為近視防控打好堅實基礎。
但對于那些出生后就患有斜視、眼球震顫眼外觀異常,或者有家族性高度屈光的問題或家族的白內障、先天性青光眼、家族性視網膜病變及早產兒、低體重嬰幼兒等,建議半歲至1歲體檢。視覺發育的關鍵期為出生后至3歲,敏感期為3歲至12歲,所以此階段為最佳診治期,可以事半功倍。值得注意的是,年齡越小治愈率越高,3-7歲是治療弱視的最佳時機,不論患者年齡,包括年長兒童,都應提供治療的嘗試。
專家提醒:家長應帶孩子早體檢、早發現、早治療、縮短治療時間,提高治愈率,減少復發率。弱視患兒居家應注意以下幾點:1.堅持遠眺,近距離學習20-30分鐘,可在窗邊遠望遠眺10分鐘,特別是陽光沐浴的中午時分,陽臺及院子里的小花園都是不錯的選擇;2.學習課桌盡量擺放在靠窗戶位置,學習姿勢正確,晚自習時保持房間有足夠的照明度;3.除了休息睡眠,其余時間全部佩戴眼鏡,且保證足夠的睡眠;4.視力相差兩行以上的患兒,每天遮蓋健眼4-6小時; 5.建議視覺訓練的患兒堅持每日訓練10分鐘-30分鐘;6.飲食健康,拒絕高糖高脂肪食品,多食高蛋白,富含維生素及葉黃素等食物。
西安市第四醫院眼視光中心低視力專業王小莉主任醫師建議患兒及家長:疫情防控期間,一定注意做好個人防護,養成孩子良好的生活及用眼習慣,遵照醫囑,配合治療。由于交通及出行不方便等原因,晚一至兩個月復查,影響不會很大,家長們不要太焦慮,同時眼視光中心設有咨詢平臺,家長們可隨時咨詢問診。
編輯:薛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