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1 12:26:09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張曉麗 記者 鄭亞雷)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牽動著億萬百姓的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中醫(yī)護人員義無反顧,挺身而出,西醫(yī)三附院的李亞芳便是其中的一位。她守護預檢分診第一道關口,拼盡全力,為生命站崗!
病毒無情,人間有愛,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面對愈演愈烈的疫情,她主動請纓,曾三次請戰(zhàn)出征,要求馳援疫情一線。“面對疫情,總要有人犧牲,我作為一名醫(yī)護人員,祖國需要我,我就應不計生死、義無反顧。”李亞芳在她的請戰(zhàn)書中這樣寫道。雖然最終沒能有機會前往武漢一線支援,但也在本職崗位上為抗擊疫情做出了一份擔當。疫情期間,她放棄假期,毅然堅守在醫(yī)院門診一線。
1月23日(大年二十九)是春節(jié)假期前的最后一個工作日。西醫(yī)三附院跟平常一樣, 廣大醫(yī)務人員有條不紊的開展著各項工作,安排節(jié)日期間的值守,最后一遍檢查水、電、消防等設施。她下班回到家后,一直關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新聞,從醫(yī)14年的她敏感地意識到了防疫事態(tài)的嚴峻,立刻向科室要求,取消春節(jié)期間外出計劃,留守待命,隨時聽從科室的統一調度及安排。
可當她真正要奔赴一線的時候,兩個孩子都需要照顧,那一刻她有些不放心。當得知女兒要去疫情一線時。她媽媽語重心長地說:“家里的事兒你不用操心,有我呢,安心去吧,我和孩子都支持你,你照顧好自己”。而在一旁的兩個孩子哭的跟個淚人一樣,“媽媽別走,我要媽媽、我要媽媽……”可她打起精神,簡單的收拾了一些洗漱用品,便住進了單位宿舍,隨時準備為病人服務!
白天在病房里工作了一天,累的精疲力盡,晚上休息的時候,病人隨叫隨到,她沒有一句怨言,一心只想幫病人及時緩解疼痛。在門診上預檢分診時,為了節(jié)約防護服,下班后為病人進行體外碎石,連續(xù)工作十幾個小時后,甚至忘記吃飯,忘記時間,每當為病人碎石成功后,病人及家屬發(fā)自內心的感謝,不僅打動了她,更是給了她足夠的信心,能為病人緩解痛苦,她非常開心。雖不能去武漢抗疫一線,但在這里,她依然能夠為病人帶來希望。
無論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中,愛笑的李亞芳總是那么溫暖親和,大家說,她的笑容可以融化一切,工作中碰到家屬不理解,溝通不暢的時候,李亞芳總會用她那獨特的笑容和溫和的處理方式贏得信任。
她喜歡用一些細節(jié)來消除醫(yī)患之間的微妙隔閡,在她看來這是醫(yī)護人員首先應該注意到的細節(jié)。原來,這一切的“奇思妙想”都來自日復一日的廣泛閱讀中。閱讀是她醫(yī)療工作外最大的興趣。
泌尿系結石是常見病、多發(fā)病,最重要的是疼起來真要命。絕大多數結石病患者,在發(fā)病的時候都是下不來床、直不起腰、疼得直冒冷汗。
3月9日凌晨2點,家住高新區(qū)的劉先生被急診120送到西醫(yī)三附院,他疼的直冒冷汗、腰都直不起來,惡心、嘔吐,絞痛,經系統檢查發(fā)現有1.0*1.0cm的輸尿管結石。李亞芳馬上給為他做了體外碎石,經過40多分鐘,碎石全部完成。碎石后不到3天就開始排出碎石了,差不多一個星期就排完了。出院時,劉先生握著李亞芳的手,激動地說:“如果不是您,我的病情將不堪設想,在這個特殊時期,您不畏病毒,還給我救治,謝謝您!您就是我的大恩人!” 聽到劉先生這番話,李亞芳頓時心生溫暖,原來自己的一些不經意的小舉動會給患者帶來希望。
類似這樣的案例不在少數。這些天,她堅守崗位,不畏病毒,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醫(yī)者仁心,疫情期間已為36位病人成功碎石,義不容辭的為病人服務,通過自己精湛的技術讓患者解除痛苦,這就是給她最大的精神支持。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面前,她竭盡所能守護患者身體健康,充分彰顯醫(yī)務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
編輯:徐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