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6 19:08:05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 (李偉華 宮浩翔 記者 張華)當突如其來的疫情,迅速蔓延至全國各地,無數白衣天使奔赴抗疫一線,付出了巨大的犧牲,與此同時,那些為保障抗疫順利進行的背后的力量,也正在夜以繼日的奮斗著。西安市第三醫院張明軒被抽調到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的45個日夜,讓我們看到了戰疫一線的責任重大與義無反顧。
回想起來,2020年的新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我人生三十個春節中感觸最深的一年。新婚不久,按照習俗,大年初二應該“回娘家”,然而人生中第一次“回娘家”,我就接到了重要任務……
一早,電話響起“明軒,我給你的微信上發了一個通知…”是我們辦公室趙主任的聲音,我立即將車停靠在路邊,仔細看了通知。原來是上級部門的抽調文件。“沒有問題!只要單位需要,積極響應!”,“擅自”答應下來之后,轉身看了看身邊的愛人,沒有反對,就是支持了。在全國抗疫的關鍵時刻,雖然沒有機會像單位派駐武漢支援的醫務人員一樣救死扶傷,但是能夠以一線人員的身份到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貢獻力量,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覺得也是一件意義非凡的事情。就像專家張文宏說的那樣,在這種關鍵時刻,共產黨員先上。
就這樣,回家收拾了簡單的行囊,我拎著包來到了市疫情防控指揮部。
我所在的小組主要負責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機要文件的收發、轉辦、管理,所有涉及疫情的文件都要通過機要室轉辦并下發給各小組及部門。在剛到指揮部的第一個月,正值全國疫情的大爆發時刻,每天都有大量文件需要排版、校對、下發,同時還會收到各單位報來的文件,需要一一登記、批辦、傳達。
短短兩周時間,文件轉辦量就已經達到原來在醫院時一年的工作量。大家每天從早上八九點干到凌晨兩三點,常常誤了吃飯的時間也保障不了充足的睡眠,但大家都毫無怨言,深知責任重大。因為每一份文件都關乎疫情、每一條疫情背后都是鮮活的生命,容不得半點馬虎。我也有幸在這樣的和平時代感受到了“戰時”的工作狀態,同時打卡了各種方便速食類產品及各式口味的泡面及吃法。
時間非常短,所有戰友都在按照習總書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指示沒日沒夜的戰斗,不管以前來自哪里,現在所有人都擰成一股繩,唯一的目標就是防控疫情。
為了不延誤每一條信息的傳達、不耽誤每一份文件的轉辦,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刻,指揮部機要室的燈常常亮到凌晨兩三點鐘,大家在清晨又準時投入工作。無論多晚,只要有特急件,負責取件的同事常常在凌晨三四點驅車前往指定地點取件。無論何時,只要有特急件,負責轉辦文件的同事都要在第一時間將文件傳達到位。大家時刻都緊繃一根弦,隨時處理工作。
從身邊這些可愛的戰友身上,我學習到了很多,他們每一個人都是抗疫戰斗的幕后奉獻者。由于每天結束工作都已經很晚,加上疫情形勢嚴峻,已經很久沒有回過家,直到有天接到家里打來的電話,說九十多歲的爺爺病重已經很久不吃東西,原來一米七八的個頭,體重只剩下不到100斤。那一刻無力感襲來,深夜我躲在被子里,哭得像淚人……人類在疾病面前顯得是多么渺小,在生死面前是多么無力,無法在身邊守護家人,就將這份感情轉化成動力投入到工作中吧。
雖然不在醫院,但是我經常能夠接到領導和同事各種渠道的關心,詢問我有沒有需要幫助的、有沒有想吃的。
醫院還在2月22日這天送來了慰問品,不僅有牛奶、餅干、泡面,還有酒精、口罩、消毒液,全部是雪中送炭的實用物品,讓我感受到了三院這個大家庭滿滿的暖。
從清晨、到凌晨,從寒冬、到暖春,指揮部的玉蘭花已開,綠柳也成蔭。轉眼已經連續奮戰四十五個日夜,無論疫情多么復雜,無論病毒有多么多變,我始終堅信,我們一定會打贏這場戰疫。
西安市第三醫院辦公室 張明軒
三月十一日 書
編輯:薛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