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6 18:28:15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 (徐彩 李偉華 記者 張華)近日,西北大學附屬醫院?西安市第三醫院臨床營養科閆鳳主任接受了媒體采訪,就疫情期間推廣分餐模式、推薦公筷母勺進行了科普,并以醫院職工食堂的“新冠肺炎員工特質營養餐”為實例進行了講解。
閆鳳主任表示,分餐就是用餐器具分開,大家坐在一起每人一份,吃多少要多少,夾多少吃多少。分餐制在我國歷史悠久,《鴻門宴》、《水滸傳》等作品都有所反映。當下普遍流行的“共餐制”,為病毒傳播創造了良機,一定程度上成為病毒蔓延的推手。早在2003年SARS期間,相關協會和機構就再次提出一菜一公筷公勺、一人一盤、會議用餐自助餐的用餐方式,近日,北京、上海、廣州、溫州等多地發出分餐制、公筷制或雙筷制的倡議。
分餐的好處有以下幾點:
1.符合衛生要求。阻斷或減少細菌、病毒通過共用餐盤、食物間的傳播,避免在同桌人的口腔中挨個“串門”。如幽門螺旋桿菌,近期的新冠肺炎、肝炎等,很大程度上通過這個途徑感染傳播的。
2.容易把握營養素的量。大家一直都說營養過剩、微量營養元素失衡,應該干預,但是因為“共餐制”,干預顯得很難。有了分餐制,一人一餐盤,量化就變得容易的多了。
3.助于控制食量。尤其是對于控制體重、糖尿病、高血壓等慢病患者。如偏胖的人減肥,訣竅就是小份化。在營養的實際落地干預時,分餐制分碗筷就顯得尤為重要,碗的大小有助于實現營養均衡。
4.減少浪費。我們的生活條件變好,憑感覺炒菜,就會炒多,想著慢慢吃,就會剩下剩菜放冰箱,這樣不僅會導致攝入量過多,還會造成食物浪費。采用分餐制,按需制定食物量,就能真正做到食盡其用,避免過多的剩菜和食物浪費。
5.更好調節個人口味。采用分餐制,在公共餐廳的優勢很大,比如餐廳都會推出的不同口味的套餐,適用于不同的人。家庭中,可以根據個人不同口味和健康需求來調配食材。
6.方便國際交往和合作。每個國家的人都有不同的飲食習慣、喜好和口味等,我們在出國和接待國際友人時,實施分餐制,既能滿足對方的需求,又是尊重文明和促進國際交往所必須的。
7.讓客人感覺更受尊重。事先精心安排的分餐不僅能讓客人覺得吃得精致、衛生、合口味,還能感受到主人創造出的輕松和諧就餐環境,能讓賓主在餐桌上交談更從容,客人也更會覺得受到尊重。
家庭具體操作如下:
1.固定碗筷。根據每個成員的身體情況(能量消耗、疾病易感性等)確定碗的大小,比如肥胖的人,碗盡量小一點,可以再次添飯,但同時能夠控制總量;老年人湯碗勺等多一些。
2.公筷母勺。各個協會、學會和機構都在推廣的“公筷母勺”。當前,正是嘗試健康行動在家里實踐的時候。
3.循序漸進。說服家庭成員要有耐心,幾十年的行為觀念或者習慣是很難改變的,要慢慢來,循序漸進就好,比如從某頓飯、某個菜開始。
4.關鍵人物開發。分餐制需要有一個帶頭的“掌勺人”,負責碗筷的保管、清潔、分菜等。開飯時也要注意監督,可以讓小朋友當監督員,通過發揮小朋友的童趣,達到“小手拉大手”的效果。
以身高160cm,體重50kg女性的一份“新冠肺炎員工特制營養餐”食譜為例,涼皮、肉夾饃、輕煎雞胸肉、芹菜紅蘿卜炒腐竹、菠菜炒雞蛋、酸奶、水果。食物分布總體符合中國居民膳食餐盤,包括了主食類、肉、蛋、奶、水果、蔬菜,種類達10余種.一餐能量760kal,碳水化合物供能51%、脂肪20%、蛋白質29%,與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營養膳食指導》相符合,做到了“足夠能量、合理營養、高蛋白、充足果蔬、飲食清淡不油膩”、“分餐制就餐、避免聚集用餐”。
編輯:薛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