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2 17:56:53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劉炳圻 記者 鄭亞雷)3月11日,是武漢耄耋伉儷黃教授和劉老師重獲新生的一天。此前,作為新冠肺炎危重癥患者,黃教授和老伴住進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七病區。在西安交大一附院援武漢醫療隊醫務人員的全力救治和悉心呵護下,兩位老人痊愈出院。據悉,89歲的黃教授也是迄今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年齡最大的出院患者。
年近九旬 生命垂危
連日來,黃教授和83歲的老伴劉老師的病情一直牽動著醫療隊隊長施秉銀和病區醫護人員的心。 黃教授是武漢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學院退休一級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自1月26日起他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最高體溫達38.5℃,老伴于兩日后也出現相似癥狀。起初,一輩子不愿麻煩人的黃教授以為只是普通感冒,直至身在國外無法回國的女兒得知情況,才立即聯系學校相關負責人,協助將老兩口送去醫院檢查,隨即雙雙被確診新冠肺炎,2月6日,轉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接受治療。
“2月9日我們接手病區時發現,黃教授全身機能很差,肺部感染嚴重,血氧飽和度吸氧狀態僅維持在90%左右,而且伴有多種基礎疾病,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生活上不能自理,無法自主活動,甚至大小便都只能在床上,精神狀態很差。”當時黃教授的情況著實讓病區主任石秦東教授捏了一把汗。
“你們在,我安心!”
劉老師的病情雖不及黃教授那樣危重,但也有高血壓、冠心病病史,同樣不容樂觀。一向身體硬朗的老兩口從未住過院,子女又不在身邊,加之劉老師擔憂老伴生活無法自理,她入院后顯得格外焦慮。按照醫院規定,夫妻共同住院需安排在不同的病房接受治療,而且不能互相串門探視,以防治療效果不佳而影響另一方情緒。住在同一層樓但無法相見,讓相濡以沫的老兩口非常不適應。
主管護士注意到,老太太剛開始幾天幾乎每隔5分鐘就按呼叫器,一會問老爺子今天體溫怎么樣,一會問喝沒喝水,一會問飯涼不涼,今天有沒有喝奶,現在打的什么藥,這會藥完沒完,還有幾瓶液體,他這會睡了嗎?
與之相反,病情更重的黃教授輕易不愿呼叫護士,總覺得給護士們增添麻煩。護士們主動從駐地帶牛奶等營養品給黃教授補充營養,每過幾分鐘,就到病房查看他有無需求,除了進行治療和護理,還主動幫他倒水、熱飯、整理內務、陪他聊天。漸漸地,老太太按鈴次數明顯少了,值班護士李歲萍打趣地說:“老太太您這幾天咋不按鈴,咋不關心老爺子了?”老太太笑著說,“我要少按鈴,減少你們頻繁進入病房,你們從西安來救我們,我們也要保護你們,老爺子告訴我你們很關心他,你們在,我安心!”
醫療隊員悉心治療并安撫家屬
醫療隊隊長施秉銀教授多次到病房查看兩位老人的病情,鼓勵他們堅定信心,配合治療,早日康復。在醫療隊每日的工作例會上,都要專門討論分析黃教授的病情走向,提出下一步治療方案。石秦東與劉老師及老兩口遠在加拿大的女兒互加微信,一方面及時了解患者病情變化,給予對癥治療,另一方面及時與家屬溝通,讓遠方的家屬減少擔憂。
針對黃教授的病情,醫護團隊制定了個體化的精細治療方案,同時加強心理疏導,安排高年資主管護師強化護理,增強營養支撐。經過一周的精心治療,黃教授的病情終于出現了可喜的變化,肺部炎癥有所改善,血氧飽和度吸氧狀態下維持在95%左右,精神狀態較之前好轉,醫護團隊合力將黃教授從病危的狀態挽救了過來。2月25日,黃教授可以正常下地活動,基本實現生活自理。
給了我們第二次生命
醫護團隊對黃教授的精心治療和護理讓劉老師的焦慮狀況得到了極大緩解,病情隨之好轉。這對耄耋老人對彼此的牽掛也感動了醫護團隊,病區破格允許劉老師去探視老伴。石秦東認為,兩位老人互相鼓勵更有利于他們病情的康復。劉老師給石秦東發微信說,“你為黃老師治病,把他從死亡線上救活了!你謙讓我們,關心照顧我們。你給了我們第二次生命!”
3月11日,黃教授和老伴痊愈出院。臨別前,黃教授一再感謝醫護人員,他告訴醫療隊隊長施秉銀,一定要讓子女去西安看望他的救命恩人。“我的命,是西安醫療隊、西安交大一附院醫生及護士給的。萬語千言也不能表達我內心的感受!是你們給了我一個完整的家,兒女有爸爸了,孫兒有爺爺了,我有老伴了。”黃教授激動地說。
編輯:徐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