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6 17:03:56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奕琨 張丁肇星 記者 鄭亞雷)49歲的倪曉慧,仍保持著軍人氣質,雙眼炯炯有神,十分干練。平時,溫文爾雅、親和友善,所到之處落雪無痕、芬芳四溢。可一到病房,就立馬變成了大姐大,不茍言笑,甚至會大聲“嘮叨”。
倪曉慧,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赴湖北醫療隊總護士長。她是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臨床免疫科原護士長,陜西省糖尿病護理專業委員會常委。在呼吸、腎臟、風濕免疫疾病的常見及危重護理方面有著豐富經驗。
這位有著30年軍齡的退役軍人,是2月3日隨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馳援武漢的。她說,要用專業知識為醫護人員和患者筑起一道“防護墻”。
一絲不茍是她的名片
醫護人員要想進入病房,她要360度無死角“掃描”。倪曉慧說,她每天的工作內容之一,就是查進入人員的防護穿戴是否合格。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赴湖北醫療隊中護理人員有一百多位,她們的安全至關重要。倪曉慧從護理工作制度、流程抓起,精心布置各項工作,一項一項抓落實。
為守住安全,護理團隊集中兩天時間進行了穿脫防護服的強化培訓,人人考核、人人過關。同時,還成立督導組,負責醫護人員防護用品穿脫的督導及病區的日常環境消毒工作。護理姐妹們加班加點改造醫護人員進出通道,按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倡導的6S環境管理要求,對各區域環境進行布局。
倪曉慧經常提醒說:“不管我們在什么地方工作,我們都要將咱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護理人嚴謹務實的精神發揚光大!”
在武漢第八醫院時,她每日都查看工作開展情況及存在問題,與八院護理部主任及各病區護士長溝通討論對接細節,做好協調工作,促進護理工作流程不斷優化。馳援隨州市中心醫院,她大膽整治護理環境。
剛開始進入病區時,床上、床底、床頭柜上、地面到處堆放雜亂,隨處可見患者晾曬的衣服、走廊上過道都是未撤走的加床,治療室物品未按分區要求擺放,液體隨意堆放……護理部的姐妹們集中兩天時間,建立了完善的“三區兩通道”并且將病房、走廊、治療準備室。處置室等場所整治得井井有條,干凈整潔。分區合理,標識明確,物品、藥品按要求有序放置。
待患如親是她的底氣
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赴湖北醫療隊的護理人員來自不同專業,其工作習慣、治療理念、防護意識都有很大差距。作為“大管家”,倪曉慧如履薄冰。從穿防護服、隔離衣,戴護目鏡、鞋套、洗手,自身防護大大小小幾十道程序,她每天都死死盯住每一個醫護人員,哪怕是生活區,她都瞪大眼睛盯著。
“講1遍不夠,我就講100遍!護目鏡必須戴好!”“洗手后,必須戴手套!”……這些話,她經常掛在嘴邊。
一到病區,她像換了一個人似的。她要求護士們幫助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接水、喂飯,協助大小便、剃須、理發、剪指甲等,并且耐心傾聽,對患者提供心理疏導,鼓勵患者參與自我的健康管理,讓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有時還會帶動患者一起跳舞鍛煉身體。
一位老人的家人在外地被隔離治療,身邊沒人照顧,需要生活用品。倪曉慧得知后,立刻帶了一些食物和紙巾等,送到老人手上:“我們的醫生護士就是您的親人,您有什么需要就和我們的護士小姑娘說!”老人留下了感動的淚水。
2月28日,是病區內33床一位劉姓阿姨的生日。倪曉慧等人一大早就準備了一袋子“生日禮物”送給老人。她首先拿出了一顆包裝精致的陜西蘋果,祝福老人身體健康、平平安安。中午又和醫院聯系為老人煮了一碗熱騰騰的長壽面。老人高興得合不攏嘴。
“不茍言笑”是為了姑娘們笑得燦爛
生活中的倪曉慧,關心照顧著隊伍中的每一個人。她時不時提醒大家今天的午飯、晚飯有什么好吃的菜,醫院給大家送來了什么好吃水果,今天上下班看到路邊的花開了等等。
倪曉慧和姑娘們一起欣賞了由浙大二院護士長所創作的詩《我把最小的娃送上了戰場》,她深有體會的說,“特別能夠理解這種心情,我們的醫療隊里就有許多這樣的娃,把最小的娃送上戰場是多么的不舍。”她能做的就是和大家一起戰斗,親自保護這些最小的娃,只有這樣她心里才踏實。
“我現在的不茍言笑,是為了大家回去后笑的更燦爛。”倪曉慧說,護士們在病房體力上消耗快,連空氣中都彌漫著患者的氣溶膠,感染風險大,為了這100多位姑娘們的健康,自己哪怕喊破嗓子也值!
編輯:薛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