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5 22:10:17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張萌 記者 鄭亞雷)2月28日凌晨5:40,西安市兒童醫院新生兒科傳來一陣急促的門鈴聲,患兒家長一見到護士家長就焦急說:“醫生,我家孩子已經脫水了,趕緊看看吧!”經過詢問病史,了解到該患兒門診確診為輪狀病毒性腸炎,已腹瀉6天,每天大便8次以上,精神萎靡,口唇干燥,皮膚蒼稍白彈性差,前囟及眼窩凹陷明顯,臀部皮膚潮紅。
值班護士快速進行入院處置后將患兒收進科室。孩子母親焦急的聲音傳來:“都怪我把孩子耽誤了,一開始以為是普通的拉肚子,誰想到越來越嚴重了....”,說著泣不成聲。
看著寶寶父母、奶奶無助、急切的眼神,護士安撫到:“我們醫院有專業的醫療護理團隊,寶寶在這請您放心,好好配合醫生治療就好.......”
經過對癥治療,孩子癥狀明顯好轉,原來寶寶得了輪狀病毒性腸炎。專家提醒家長:只有了解治療和護理的相關知識,才能緩解焦慮情緒,更好地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及護理工作。
那么,什么是輪狀病毒性腸炎?專家稱,輪狀病毒性腸炎主要以腹瀉、嘔吐癥狀較為突出。
嘔吐常先于腹瀉,一般會持續3天,而腹瀉則會持續3-8天,一天腹瀉次數可達10次以上。
腹瀉物大多為草綠色或黃色水樣大便,有時可有粘液,并散發出惡臭味。
如果寶寶病情繼續加重,嚴重時會出現脫水、酸中毒、休克等癥狀,寶媽們一旦發現寶寶吃不下飯,還上吐下瀉、無精打采的,甚至有脫水癥狀,就應立即帶寶寶到醫院就診。
那么,寶媽寶爸們一定該如何護理這樣的寶寶呢?專家表示要從四方面著手。
出現腹瀉癥狀時的護理:
輪狀病毒性腸炎是一種自限性疾病,沒有特效的藥物。發生腹瀉后,寶寶身體大量失水,因此家長應該給寶寶喂比平常更多的水,直到腹瀉停止;吃母乳的孩子可以少量多餐;媽媽此時的飲食不宜太油膩;配方奶喂養的寶寶可以改吃無乳糖奶粉;如果腹瀉加重,可以口服蒙脫石散,因為此藥為腸道黏膜保護劑,可以吸附病原體和毒素,保護腸粘膜的正常功能;也可以口服益生菌,避免腸道菌群失調;同時爸爸媽媽最好趕緊帶著寶寶到醫院檢驗大便,確診一下是不是輪狀病毒感染;檢驗大便樣本,需要把大便使用專用采集標本瓶半小時之內取樣后送至檢驗部門。
有嘔吐癥狀的護理:
(1)嘔吐時,頭偏向一側,以防止嘔吐的胃內容物或者奶汁嗆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2)哺乳時不宜過急,以免吞進空氣,哺乳后抱正身體,輕拍背部,以促進胃內空氣得以排出。
(3)輕微嘔吐的寶寶,最好少量多餐,分次喂養。哺乳結束后頭部抬高,避免挪動身體,以免發生溢奶或吐奶。嘔吐頻繁且程度較重時請及時到醫院就診。
體溫升高的護理:
寶寶病毒感染時通常都會伴有一些發熱,但有些寶寶還會出現高熱。對于新生兒寶寶來說主要通過松開包被,減少衣物以達到降溫的目的,體溫達到38℃以上可以采用溫水洗浴,一般是不建議使用退燒藥的,同時可以給寶寶多喂些水,以補充體內水分的消耗。
加強皮膚護理:
(1)寶寶的衣物及包被要保持清潔,應選用全棉、質地柔軟寬松的衣物,經常更換,晾曬,避免陰干、潮濕。
(2)護理寶寶前后都要認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3)應選用全棉、柔軟、吸水性強的尿布。寶寶每次大便后應及時更換尿布,保持臀部皮膚清潔、干燥。大便次數較多時,用溫水清洗肛周,局部皮膚發紅時涂抹護臀霜。
那么如何預防這種疾病呢?
預防脫水
因為寶寶腹瀉期間,大便次數多,水分多,所以很容易出現脫水。注意觀察寶寶的意識,精神反應,皮膚色澤和彈性、囟門凹陷程度、眼眶有無凹陷,吃奶量,體溫的變化,排尿的次數及尿量變化。
記錄寶寶每4小時內是否有排尿。如果有,說明不用特別緊張,繼續在家護理;如果4小時沒有排尿,說明脫水情況已經比較重了,一定要趕緊到醫院就診。觀察排大便的次數、顏色、量及性狀。
還要注意觀察寶寶呼吸的頻率、深淺和節律的變化,如有異常及時到醫院就診。
感染的預防
(1)接觸寶寶前后認真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做好手衛生是預防一切病毒感染最有效、最經濟、最關鍵的一項措施。
(2)每日室內開窗通風1—2次,每次30分鐘。
(3)寶寶的奶具清潔干凈,煮沸消毒。
消毒的方法是:每次使用后的奶具拆卸成最小件,徹底清洗干凈,放在涼水鍋里煮,水沸時開始計時,煮30分鐘后撈出晾干備用。
(4)輪狀病毒不僅可以通過接觸傳播,也通過呼吸道傳播,不要帶寶寶到人口密集的場所,防止交叉感染。
(5)現在國外國內都有輪狀病毒疫苗了。
國內的疫苗是寶寶出生后6-9個月口服第一次,第二年再吃一次。完成兩次接種后的5年內都有很好的預防效果。
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屬于二類疫苗,是以自愿和自費為原則接種的,爸爸媽媽可以咨詢一下自己居住地的衛生防疫部門,根據自身情況考慮是否給寶寶接種。
編輯: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