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1 17:53:51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記者 鄭亞雷)1月26日起,我省先后組織多批1400余名醫護人員成立醫療隊赴武漢支援湖北省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陽光報聯系到前方醫護人員,在緊張的救援工作間隙,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疫區一線工作生活的細節,并開辟專欄“陜西援湖北醫療隊的疫區日記”,在陽光報、陽光網、官微、官博、少年家國信公號及本報其它各新媒體平臺推送。
“疫”幅畫一段情 我與武漢并肩奮戰
“自我們醫院142人整建制接管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七、八病區,共收治重癥、危重癥患者合計90人,目前危重及重癥降級為普通的有44人,出院16人。”2月25日下午,在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2場新聞發布會上,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支援湖北醫療隊隊長施秉銀介紹了陜西醫療隊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開展重癥救治工作的情況。
是的,這場戰役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但是我們也應清楚的認識到當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尤其在武漢,患者救治任務仍然艱巨,作為一名援武漢醫療隊的隊員,我想用我的“畫”和“話”,向大家講一講我們第四醫療隊里的抗“疫”故事。
第一篇 信心滿懷
初到武漢,空氣中似乎都彌漫著消毒水的味道,空曠的街道,筆直的公路,寥無人煙,這座英雄的城市,在疫情的籠罩下,像是一位皓首雄心的將軍,在做著背水一戰的努力。迎接我們的大巴車上,濃濃酒精味是每個人心里不可或缺的一份安全感。我想說:“武漢不哭,我們來了!”。到達當天,簡單的休整后,我們立刻展開了從理論知識的加強學習再到嚴格的崗前防護用品穿戴培訓,大家都是一絲不茍,精益求精,挨個操作考核、優化流程,每一個人逐一演練,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做好個人防護,就是保護好身邊的每一位戰友,我們的口號是“零感染,一起回家”!
第二篇 排除萬難
經過了前期對病區環境的實地考察和對患者情況的大致了解,第三天,我們進入病區與當地醫務人員進行交接時看到的場景不由得心生憐惜,改造后的病房條件簡陋,再加上人員緊張,每個人幾乎都是“失代償”狀態的工作模式,我們的到來猶如雪中送炭,看著她們的堅守與不易,更堅定了我們支援的信念,因為現在我們是一家。
為了方便后期的工作,在護士長的安排下,由感染科老師帶領,對病房環境進行了優化改造,這樣更接近于我們醫院自己的工作模式,大家就能很快的適應環境,更好地服務于患者。但是問題又來了,防護服的不適感,護目鏡的長期壓迫,再加上戴著兩層口罩六個小時的連續工作,很多人出現了惡心,頭暈,胸悶等不適感。為了應對這些接踵而來的問題,醫院給大家發放了帶來的一些藥物,指導服藥的同時給予心理干預,針對個人情況彈性排班,施院長也會在微信群里給予指導。
經過了前期的適應,我們開啟主動防御攻略,從飲食調整,音樂助眠,運動方案,壓瘡預防及治療,甚至到女性經期常見問題調整,無論是穿衣住行,醫療隊都給出了詳細的解決方案,化被動為主動,落實到每個人,這樣的暖心舉動,激勵著我們每一個人,也為背后有這么強大的后盾而感到驕傲,因為安心,我們更有信心才能打贏這場硬仗。
第三篇 醫患融洽
進入病房一段時間后,大家真的是一步步排除困難,在戰勝不適感的同時,也會別出心裁的發明創造各種小技巧,無論是在病房還是在酒店,每個人緩沖區和隔離區消毒流程盡收眼底;無論壓瘡貼的黏貼位置和壓瘡的處理每個人都會及時分享心得體會;無論是工作發現的各種問題都會及時反饋使工作更加的簡便可行;無論是條件多么艱苦也會廢物利用讓大家用的更加舒適等等。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熱情的武漢老鄉也放下了焦慮,時不時的跟我們說笑甚至給大家介紹對象,更是掃除了因疾病帶來的身心創傷。因為我們收治的對象是危重癥患者,老年人居多,他們幾乎不會說普通話,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特地學習了“氣喘的蠻扎實”(氣喘的厲害)或者“搞莫事”(干什么)各種武漢話,大家交流起來順暢了,感情也更深了,偶爾跟叔叔阿姨來上一兩句,總會引來陣陣喝彩,這其實就是我們想要的,病魔雖可怕,但是只要有一份樂觀,相信一定能消滅它。
平日的病房里,醫生教授們查房,查體,討論病情。護士姐妹們接診,打針,寫病歷,宣教。我們知道重危病人的救治護理,在于每一個細節,為了節省防護服,所有的病房整理,衛生打掃都由我們一并承擔,目的只有一個,只要能打贏這場疫戰,我們會拼盡全力,在所不辭!
第四篇 全力以赴
2月17日晚,一名有創機械通氣的危重癥患者出現多器官功能障礙及高鉀血癥,需要緊急血液凈化治療。石秦東教授立即協調安排,帶領治療小組制定治療方案,設備很快到位。防護服、護目鏡給原本的工作增加了難度,視野受限,行動不便,在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郭利濤、住院醫師郭秦樂、神經內科劉福德醫生共同配合下,克服各種困難,順利的建立了血管通路,重癥醫學科王敏娜和楊娟娟兩位護士更是放棄休息時間,趕赴醫院,推機子、帶耗材、搬上幾十斤重的置換液有條不紊的開展工作,在最短時間內為患者完成了上機操作。雖然,CRRT治療對于ICU人來說是很熟練的工作,但在特殊防護裝備下,要完成深靜脈置管、CRRT裝機、治療等各項操作,工作難度大大增加。這種無間的配合,高效的工作、踐行著“你若性命相托,我必全力以赴。”的承諾。
三分治療七分護理,為了使后期的工作更好地開展,護理組組長李潔瓊副主任,對患者進行了仔細專業的評估后,調出幾名國家級ICU專科護士為大家進行床旁培訓,從機器的使用,報警處理,到呼吸的觀察及判斷,再到呼吸機吸痰方法的具體操作等等,仔細觀察病情同時,適時遵醫囑調整治療方案,重視和加強皮膚及生活護理,患者的轉危為安,得到了家屬的一致肯定。
現在,我們病區所有患者建立醫患微信群,患者可隨時隨地找到醫生護士,及時了解到自己的治療、護理、病情進展、生活等情況問題。石志紅主任還為患者編制了呼吸康復操和居家康復指導,拍成視頻放到網上和微信群里共享。昨天,一位阿姨笑著對我說:西安交大一附院,蠻扎實啊!我立馬回她一句:“奏是的”。出了病房,眼淚在眼睛里打轉,這句陜西話說的,我想家了!
第五篇 勝利在即
前幾日開會,施院長激動地跟大家說:“經過了前期大家不懈的努力,現在患者在不斷的減少,只要堅持到底,勝利就在不遠的前方”。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撫慰著每個人的內心,這些日子里,雖然苦雖然累,會哭也會笑,我們經歷了太多,身心的磨礪使大家更加堅強,在工作中,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那顆螺絲釘,大家專業不同,各發揮所長,我會給糖尿病患者講糖尿病飲食及胰島素注射,風濕科劉秀會給骨質疏松患者講日常補鈣方法,神經科樊莉娜、劉思華老師會給臥床患者指導床上功能鍛煉,泌尿外科荔緣會給患者講膀胱肌功能恢復,健院四病區的呂倩作為老年專科護士會給老年患者制定專科護理方案,無論是7病區的馬佳佳護士長還是8病區的吳靜護士長,總是無時無刻不在用自己的智慧和耐心關心幫助我們每一個人。
遠方的家人們,院方的伙伴們,我們在這里很好,不但吃到了愛心人士的逆行草莓,逆行肉夾饃,逆行小零食,也時刻能感受到熱情的武漢人民的關心,暖心酒店董事長的時時關愛,用一碗碗手工面去慰藉我們每個人想家的心,無論是感動感恩或感謝,我們都留在了心里。我想說:親愛的湖北家人,只要你們健康快樂的活著,無論是武大的櫻花還是交大櫻花,你們都會看到,因為,生如夏花之絢爛!
從2019年冬天到2020年春天,我們的故事還在繼續,疫情不除,誓不還鄉!
西安交大一附院援湖北國家醫療隊 張海萍
2020年2月29日
編輯: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