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5 12:16:24
來源:西安市第五醫院
分享到
2020年1月31日,對于西安市第五醫院檢驗科任超來說是最不平凡的一天,晚上10點40分,正準備休息的他,突然接到科室劉小玲主任的電話:“我院要組建一支流調隊赴市疾控中心開展疫情防控工作......”話音未落,“主任,我年輕,就派我去吧!”任超主動請命。把疫情當號角,把疫情當命令的他,立即開始收拾行裝。2月1日一大早,他便趕到醫院與其他幾位隊友科教科程妮、風濕免疫科七病區馬靜、司機陳晶會合。讓他沒想到的是,劉小玲主任帶領科室幾位同事已早早等候在那里,她關切地囑咐:“風雪過后,疫霾退去,我們在這里等你安全回家!”
西安市疾控中心建立了由31個組構成的流調隊伍,西安市第五醫院是流調隊中的第26組。“第一小組接單,第二三小組準備......”這是流調隊日常派單的工作,每天24小時隨時待命,不論睡覺還是吃飯,接到訂單,立即出發,他們奔波于各個醫院。程妮老師說:“抗擊疫情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早發現、早隔離。我們與醫生一樣身著白衣,我們是一群追尋病毒蹤跡的人。”
為了抗擊疫情,所有的白衣天使們都在努力著。不分白天黑夜,他們奔波于西安市各個定點檢測醫院,密切接觸新冠肺炎患者,與患者面對面交談,了解患者的行動軌跡和接觸史,病人多大年齡、哪里人、住在哪里、家里有什么人;什么時候開始不舒服、有哪些癥狀;發病前14天到過哪些地方、都和什么接觸了,是否接觸過新冠肺炎病人和類似發熱病人,是否接觸過什么野生動物;接觸的方式是什么、接觸程度如何、有沒有帶口罩;怎么來的醫院,坐公交車還是開車;從發病那一天開始之前14天的點點滴滴都要了解的清清楚楚,不能有任何一個盲點。
此時已是凌晨2點30分,從西安市第八醫院剛剛完成流調工作的他們,還要完成自己的消毒防護工作,首先從手開始消毒,再前后左右的噴灑隔離衣,最后是消毒腳底,避免交叉感染,馬靜老師不放過他們身上任何一個角落,這樣的一次消毒下來,眼前的空地早已經一片濕潤。
靜待3分鐘后,脫下密閉的防護服,摘下口罩,護目鏡的任超,露出來的是被汗水和口罩捂出的 “荔枝臉”,零度的溫度,冷冷的刺痛著本就被汗水浸透斑駁的皮膚,同時馬靜老師還要用75%酒精對他進行面部噴灑,酒精侵蝕著被口罩磨損的皮膚,難忍的刺痛讓他直皺眉頭,盡管如此,他還是一樣的勇往直前,義無反顧。
20多天的流調隊工作和生活,讓他們早已習慣了這樣的工作方式。脫下防護服,他們也只是父母的孩子,孩子的父母,平平凡凡。任超說:“結束疫情,第一件事就是想回家見自己4歲的可愛兒子,也從來沒這么久見不到孩子。”然而,一旦穿上防護服,他們就又是身披鎧甲的戰士,爭分奪秒地切斷傳染源,為抗擊疫情和人民的健康而戰!
正是這群奮戰在抗疫一線白衣天使的沖鋒陷陣,無私奉獻,因為他們的恪盡職守,大愛無疆,為我們堅守著病毒肆虐的第一道防線,用責任和大愛詮釋著五院人的醫者仁心和使命擔當!
編輯: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