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4 11:13:50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劉丹 記者 鄭亞雷)2020年2月17日,武漢光谷方艙醫院正式開艙收治確診的NCP輕型及普通型患者。西安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重癥監護室主任,同時也是陜西省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第五組組長的楊慶副主任醫師開始接收第一批患者,在他工作的6個小時接診了50余位患者,后面陸續共收治了200余位患者。在方艙中,一個醫生至少要管理30-40個患者,同樣的病癥,不同的患者及治療階段,需要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楊慶醫生說在這里看病不同于在醫院看病,對于大多數醫護人員、病患來說,從來沒有接觸過方艙醫院,心理上難免會有一些壓力。剛住進來的病人很敏感、很焦慮、充滿了對未知的恐懼,他們內心處于比較茫然的狀態,看著這巨大的“病房”,無疑是加重了他們的焦慮。楊慶意識到,方艙不僅需要治病,更需要治心,于是他常常給患者做健康教育、科普新冠肺炎疾病知識、有針對性的做心理輔導、介紹方艙的情況和出倉標準,用科學知識撫平患者躁動不安的情緒。
謝大媽從進入方艙以來一直很焦慮,每次楊慶醫生當班,她都會追著楊大夫屁股后面不停地問:“我什么時候能好啊?”“我什么時候能出去呢?”“我的病有沒有好轉啊?”每當此時,楊大夫都會不厭其煩解釋,并給他做思想工作,鼓勵開導她,讓她放下思想包袱,好好配合治療。
“我感覺體溫有點高”
“我心情有點煩躁”
“我是不是可以出院了”
......
6個多小時的工作時間,除了接診患者,詢問病情,調整治療方案以外,回答患者疑問可能是楊慶大夫另一大塊工作內容,關于出院標準每天至少要說70-80遍。即使不能喝水,說到口干舌燥;即使口鼻遮掩,呼吸不暢,他依舊努力做好每個人的解釋工作。用他的話說就是:“其實,患者想和你多交流,更多的是渴望得到安慰,緩解焦慮”。
楊慶大夫時時刻刻都在關注患者情況,不僅僅是病情,還有他們的生活起居。
“楊醫生我拖鞋忘帶了,你在賓館住是嗎?能不能給我帶一雙拖鞋?”
“楊醫生我頭有些冷”
“楊醫生我想加一床被子”
“楊醫生我......”
“楊醫生......”
面對這些瑣事,楊醫生的回答總是“好的,沒問題!”
隔離病毒,但是不隔離愛。在方艙里,醫務人員不只是治療這一項職責,艙內所有的問題都是他們的工作,都需要他們去解決。雖然工作內容不同,但是工作性質是一樣的,他們都是在全力以赴的保障患者安全,為了他們能夠早日痊愈而努力奮斗。
編輯:徐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