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3 16:53:56
來源:央廣網
分享到
在赴武漢支援的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療隊中,有這么一群特殊的90后姑娘,她們本職是護士,卻在疫情特殊時期臨危受命,肩負起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療隊二百余名醫護人員的后勤保障工作。雖不在最一線,但這些默默搬盒飯、扛物資的纖瘦身影,一樣讓人心疼。
早上7點,西安國際醫學中心腫瘤一病區護理總帶教韓靜已經穿戴整齊,帶領著手下十余個姑娘,開始一天的后勤工作,她們的工作場所不是醫院,而是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療隊在武漢暫居的酒店。測溫消毒、頒發物資、按點送飯、投放垃圾……這些看似簡單的工作背后,極大消耗著她們的體力。為節省物資給一線,她們連防護服都舍不得穿,只帶著口罩,將一件外套固定充當工作服。
醫療隊后勤總協調韓靜介紹,醫療隊后勤組共有11個姑娘,3人值守在一樓,負責進出人員的測溫、登記和消殺,剩下8個人每人負責一整層醫護人員的后勤保障。“每層居住的醫護人員大概在35人左右,為避免大家因扎堆領盒飯、物資造成交叉感染,我們便想出一個辦法,每層的后勤人員將各自樓層盒飯、物資領回,再一一送到各房間門口。”
每層樓35人的一日三餐、生活物資、日常垃圾,都由一個姑娘小跑著,一趟又一趟地來回搬運。“大家的年齡都是20多歲,平時連瓶蓋都要讓男朋友擰,現在一人搬三十幾個盒飯、扛幾大袋垃圾,一天折騰好幾回,我看著都心疼。”韓靜說,除此以外,為保證一線醫護人員的防護安全,她們每天都要及時給整棟樓所有區域進行徹底消毒,整套工作下來常常耗費數個小時,有時候忙到連吃飯時間都沒有。
韓靜為醫療隊在武漢臨時駐地做清潔、消毒工作。
雖然工作辛苦瑣碎,但這些姑娘們從無怨言。“跟一線的醫護人員比起來,我們這點辛苦算什么呀。”韓靜笑著說,要說怨言,大家最常跟她“抱怨”的,就是什么時候才能輪到她們上前線。
“當時報名來武漢時,大家都是鉚足了勁兒想去治病救人的,突然被分配到后勤隊,包括我在內的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失落。”韓靜說,接到后勤工作任務時,她一晚上都沒睡著,失落之余,也在反復琢磨怎么才能把這個事兒干好。“我是護理專業的,做護士10年了,專業領域的事我懂,但后勤我是真沒干過,心里有點打鼓。”
面對困難不退縮,是韓靜一貫的做事風格,作為醫療隊后勤總協調,她秉著高度的責任心,帶著大家逐步摸索出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讓后勤工作逐步走上正軌,為醫療隊人員的生命健康撐起一把“保護傘”。日常工作之余,她們還時不時地搞點“新花樣”:當醫療隊的一位醫生說想吃家鄉飯時,韓靜悄悄帶著大家下廚,為200余人做出了熱騰騰的臊子面;有醫護人員過生日,韓靜和姑娘們想盡辦法買來蛋糕送上驚喜;醫療隊里有人頭發長了,韓靜拿起剪刀,幫忙修了個利索的發型……
慢慢地,后勤工作越干越順手了,大家的心態也有所改變。韓靜說,雖然大家還會時不時地“羨慕”那些能上一線的醫護人員,但大家心里都明白,只要能保障好一線醫護人員的健康和安全,她們的付出就同樣有意義、有價值。
晚上11點半,忙碌了一天的韓靜終于脫下了工作服,消毒、洗漱完畢后,她拿出手機和遠在西安的家人視頻。“媽媽,你打仗什么時候勝利呀?什么時候能回來?”三歲半的兒子不明白病毒的可怕,只一個勁的追問媽媽的歸期。“很快啊,很快媽媽就能打勝仗回來了,到時候帶你去青龍寺看櫻花……”韓靜說,她相信,只要堅持下去,就能等到春暖花開。
編輯:薛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