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1 10:11:02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李鋒華 張楠 記者 鄭亞雷)“與時間賽跑,天天與感染源‘面對面’打交道。”在這場新冠肺炎戰“疫”中,咽拭子采樣是一個離病毒最近的崗位,也是最危險的工作之一?;颊呙恳淮螐堊靹幼?,都會給采集人員增加一次感染的可能。西安市中醫醫院主管護師關茹,與她的“戰隊”主動承擔了疫情期間這項高危任務。
病毒在眼前, 但不能退縮。2月6日凌晨兩點,西安市中醫醫院主管護師關茹接到醫院通知,她將和醫院的九位女同事臨時組成一個獨立編隊,前往西安市疾控中心。經過專業培訓,她們的任務是對西安市不同區域集中隔離觀察人員、外地返回對象、間接接觸者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采樣工作。“每天忙完差不多到晚上11點。”關茹的聲音中略帶疲憊。咽拭子采樣,是檢測有無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一項重要檢查,也是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的基礎步驟。采樣時,要用棉簽拭子輕、柔、快、準地擦拭咽喉后壁,以減輕患者不適,最終留取標本。通常在采集時,患者常會咳嗽、打噴嚏,甚至嘔吐,隨之噴出的飛沫會噴濺在采集人員的面罩上,如果不小心很容易造成感染。每采樣一個人,關茹就可能與病毒“面對面”一次。病毒在眼前“飛”,怕不怕?她說:“說實話,作為組長,這樣的擔心我確實有,但是我們既是采樣組成員,又是醫務工作者,我們相信科學,相信防護體系,我們遵循工作原則,所以我不怕,我相信每一位組員都不怕。”
采集咽拭子,需要采用三級醫療防護,除了戴眼罩、N95口罩、防護服、手套外,還要穿鞋套、戴面罩。為了保證防護的嚴密性,關茹和同事們還想了很多辦法。比如戴第一層手套的時候,就用透明膠帶固定圍繞手腕一圈粘接牢靠,鞋套也用透明膠固定。
防護服像一個不透氣的“套子”,穿上它,醫護人員至少4小時里不能吃喝、不能上廁所,甚至會出現頭暈、張口呼吸、喘憋等不適癥狀。關茹說: “一個站點采集結束了去下一個站點,有時候過了飯點,大家都是啃幾口備用的面包墊一下,所以我們有的同事會出現暈車的情況。”
關茹告訴記者,疑似患者中有一部分是未成年人,最小的只有幾個月大,經常會遇到哭鬧及不配合的情況。還有的由于隔離時間長,情緒暴躁、抱怨不愿配合的群眾,對于隊員來說都是挑戰。
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面前,咽拭子采集是第一道關口,也是必須要完成的鐵命令。面對焦慮的患者,關茹和同事們發揮了女性特有的耐心和細膩,反復勸導疑似人員接受正常采集過程。作為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留觀組采樣隊,十多天里,關茹和她的“戰友”已經采集了上萬份咽拭子。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復工復產,大量外來人員來陜,采樣隊的工作量陡增,每天平均要為1000人采集檢測樣本。在這座城市中往來疾馳的120急救車上,姑娘們話不多,相互對視打氣,不容自己有一絲懈怠。
“我們的平均年齡在二十七八歲,我們都是醫務工作者,我們其實已經適應了平時工作中的‘三查七對’,以及嚴謹的一個工作狀態。面對工作我們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認真努力堅持。”關茹說。
編輯: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