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6 17:09:57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記者 鄭亞雷)1月26日起,我省先后組織多批千余名醫護人員成立醫療隊赴武漢支援湖北省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陽光報聯系到前方醫護人員,在緊張的救援工作間隙,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疫區一線工作生活的細節,并開辟專欄“陜西援鄂醫療隊的疫區日記”,在陽光報、陽光網、官微、官博、少年家國信公號及本報其它各新媒體平臺推送。
再大的雨雪也阻擋不了我們抗“疫”救治的腳步
馳援武漢以來,不時關注天氣預報,昨天省隊也有通知,預告寒潮即將來襲,但當它真正上線的時候,我們還是有點兒猝不及防。
習慣接夜班前小睡,昨晚鬧鐘還未響,就被窗外邊呼嘯的風聲和玻璃上噼啪的雨聲吵醒。群里田長印老師和王紅梅老師永遠是我們貼心的家長,及時叮囑大家添衣保暖、帶好雨具。
肆虐的病毒都未能阻擋我們逆行的腳步,上班途中的風雨和寒流又有何懼?我們輪班的小組再次按時集齊,一路唱著國歌出發了。風大雨急,不少隊友的鞋子進了水,顧不上擦干,就著濕襪子穿戴好三級防護,又一個無眠無休的夜班就此開始了。
外面的普通病房已有幾個患者出院了,巡房的時候發現在住的患者也基本休息了。前幾次夜班狀況頻出,以至于病房像獨立的戰場與世隔絕,只顧來回穿梭,從來聽不見外面的聲響,而今夜卻是如此安靜,靜得只剩我們的腳步聲和窗外的風雨交加聲。
合并腎移植術、腎功衰竭的老先生CRRT剛下機,多余的水分和大量的毒性物質被清除后,他即刻就輕松地睡著了。一向失眠的37歲男患竟然也熟睡了,回想他氧飽只有60%左右的場景,他整日整夜坐臥不安、大口喘息的樣子,他佩戴呼吸機的煩躁與掙扎,都歷歷在目。他跟我講他對疾病的恐懼和對家人的擔心,他急促的呼吸、斷續的聲音和憂慮的語氣也回響耳畔。連日的治療護理和多次的安慰鼓勵終于湊效,這兩天俯臥位通氣的嘗試又讓他的氣短進一步緩解。真不敢相信,更是何等的欣慰,他也轉危為安了。
進到里面的監護室,又是另外的情形。我清楚地記得初來乍到的第一個班,面對生命的消逝,我忍住了饑渴和疲憊,卻未忍住汗水和眼淚。那種沮喪的無助感,讓我一度懷疑我們存在的價值和馳援的意義。
三周一晃而過,被8小時1班的輪值完全擾亂的作息,我們基本適應了。我們時而從早到晚、馬不停蹄,時而午后出發、三更返回,時而晝伏夜出、通宵達旦。我們習慣了饑飽無定的飲食和零散破碎的睡眠,習慣了防護服的不便和護目鏡的起霧,習慣了面部的壓痛和口罩的憋悶,也訓練出了強大的膀胱和體能,更成就了堅定的內心和勇氣。
如今的監護室,雖然仍是嘀嘀不停,卻也傳來了好消息。上個班還在重癥監護的兩位老先生已經脫離呼吸機,轉到普通病房了。嚴重呼衰并有肝功損害的老太太也順利脫機,肝功也在逐步好轉。合并腦梗、昏迷多日的阿姨,現在一喚即醒,還可以準確地做出各種指令性動作。
當然也有極其危重的患者,他們永遠是我們重點關注的對象,也是我們忙碌的根本原因。不管怎樣,我們始終會盡到最大的努力。在這樣一個醫療設備有限的二甲醫院,經過我們陜西省隊和武漢九院的多次溝通、多次協調,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床旁檢查和診治措施順利地開展起來了。相信有陜西省隊專家組的悉心指導、重癥和呼吸骨干的認真監管,有護理兄弟姐妹的精細看護和全體隊友的通力合作,攻堅克難不在話下!
每次值班結束的頭等大事依然是雷打不動的個人洗消,然后是適量的飲食。感謝青山區委、武漢民眾和省隊后勤的熱心照顧,生活上真是無微不至———樓下有專門為晚歸的隊友準備的熱牛奶和粥湯點心,房間里也有各種儲備充足的水果干糧。平常普通的面包此刻尤為香甜,寡淡的白開也十分甘津,而能夠摘下口罩,舒暢地呼吸,隨意地吃喝(不用顧慮排泄問題),竟是如此幸福的事情!
幾個小時的補覺之后,再次滿血復活,窗外陣陣寒意襲來,拉開窗簾看到午后的武漢已是雨雪紛飛。“江南江北雪漫漫,遙知易水寒。”這一場不合時節的春雪也許給病毒帶來了茍延殘喘的機會,對疫情的防控雪上加霜,但是無情的病毒啊,你此刻占盡天時助長你的虐氣,我們卻有眾志成城的人和不可磨滅!相信過不了多久,天時也終將識得正義,連同我們的人和將你一網打盡!
西安交大二附院援湖北醫療隊 明宗娟
2020年2月15日晚
編輯:徐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