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付主任,您先忙,我就坐這兒等您。”
沒想到這一等,就是快1個鐘頭。
付建軍,西安市中心醫院感染科主任,在糖坊街辦公區見到他時,眼神中帶著疲憊和憔悴,胸前的外套上和袖口上沾著灰塵,與平時那個灑脫的、走路都帶著風的付主任大相徑庭。從大年初一到現在,已經整整18天了,沒有回過家,沒有看過妻子孩子一眼,過年更沒能回家看一眼自己78歲年邁的老母親,只有當晚上有空檔的時候,通一個報平安的電話。
新冠肺炎(NCP)的消息,武漢的消息,西安的消息,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早在疫情初期,當全院的臨床醫護對這個未知肺炎還在懵懂時,身為有多年經驗的感染科醫務工作者,付主任始終保持著對此傳染病的高度敏感性,通過醫務科的組織,付主任對全院醫護人員進行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相關知識的培訓。
當糖坊街隔離病區成立后,付主任就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了新冠肺炎的診療上。我院主要負責的是空港新城的發熱患者的隔離和排查,至今收治疑似患者64人次,確診患者4人(已轉出)。在隔離區里的他,每日查房、詢問現病史、核實診療方案、查醫囑、查病程還要安撫患者情緒,事無巨細,穿著防護服,在隔離區內這一圈操作下來,49歲的他,早已疲憊不已,口罩后面的面龐布滿勒痕,里面的衣服已被汗水浸濕一半。
他是科室帶頭人、市專家組成員,不僅要安排好科室的工作,還要參加省市相關培訓會議,且奔波于醫院內外的會診。作為全院診斷“新冠肺炎”的副組長,參與院外會診兩次,院內會診20次以上,是全院醫生鑒別診斷“新冠肺炎”的“教科書”,更是全院醫護的“定心丸”。只有他說“這位病人不是”,醫生們提到嗓子眼的心才能放下來,夜間的會診,一個電話,就像部隊吹響的緊急集合號角,隨叫隨到,每日的睡眠時間僅有3、4個小時。
因長時間工作在隔離區內,很多醫護人員,都出現了浮躁焦慮的情緒,付主任就像是一位“老大哥”,時常給他們鼓勵,給他們信心。提醒他們,只要做好防護,護好口鼻,做好手衛生,肯定沒問題的。有些沒有確診但高度疑似的患者,咽拭子的采集和血標本的采集,怕出現問題,付主任也親自上手。
“付主任,隔離區這么辛苦,您撐的住嗎?”
“我沒什么,本職工作而已,看看這屋里的人,最辛苦的是他們,真的特別的感謝他們,十二支部的張勝利書記,家里還有位91歲的老母親癱瘓在床還要照顧,惠再娥老師,還有蔣美霞科長,李耀——天天都在這,天天都過來看我們,不是送吃的就是送喝的,里面的娃們家都讓他們‘喂’的白白胖胖的,這不,惠再娥老師下午還要跟娃們家一起做冰激凌呢。”
“付主任,那您怕不怕?”
“怕啊,怎么不怕,可看到我身后的戰士,有的娃娃們都小的還沒結婚呢,他們都敢沖在前線拼命,要是我連這點膽識都沒有豈不被人笑話。身邊就是我們的父母,我們的孩子,我們的朋友、同事,我們已經無路可退了,我們只能往前沖,我們只能擋在最前面,這時候醫生不上,誰能上!”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在中心醫院還有很多醫護工作者像付主任一樣,任勞任怨、毫無怨言奮戰在臨床、奮戰在抗擊新冠肺炎的一線!有這些“硬骨頭”的醫護人員,何愁打贏不了這場防疫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