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6 16:13:43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糖尿病心腦血管并發癥是糖尿病大血管并發癥中最主要的類型,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血管病變累及心、腦大血管,導致心腦血管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加速發展,主要表現為冠心病、腦卒中等。哪些原因可以造成糖尿病心腦血管病變呢?
西安市中醫醫院內分泌科專家表示:整體血糖控制不良、糖化血紅蛋白升高,血糖波動大以及餐后血糖異常升高,肥胖、高血壓、血脂代謝異常和胰島素抵抗等都可導致心腦血管并發癥發生。
重要危險因素——血糖異常波動
血糖的波動,是影響糖尿病大血管并發癥的重要危險因素。實際上,血糖受很多因素影響,常見原因包括疾病(糖尿病及肝、腎、胃腸、垂體病變等)、藥物、飲食、運動、情緒、睡眠等諸多因素都可能造成血糖異常波動。歸納起來,造成血糖異常波動的主要內在原因是胰島功能明顯受損,造成胰島分泌的胰島素不能滿足機體需要,包括不能即時應答、適時分泌和分泌量相對或絕對不足。其次胃腸功能紊亂如胃輕癱,引起食物、藥物的吸收改變和胃腸激素的調控異常。
另一方面,主要外在原因包括進餐的種類、進食量、餐次、時間的改變,和降糖藥物,特別是胰島素促泌劑及胰島素種類、劑量、注射時間,以及胰島素使用與飲食配合的改變。
獨立高危因素——餐后高血糖
餐后高血糖是指食物消化吸收過程中血糖高峰超過正常范圍(餐后血糖<7.8mmol/L),而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至少應≤10 mmol/L。
餐后血糖反映整體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指標糖化血紅蛋白,與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和死亡風險密切相關,是糖尿病心血管并發癥的獨立高危因素,因為它可以直接通過糖毒性作用損害靶器官,而且餐后血糖異常升高造成的進餐前后血糖波動加劇也會促進心血管并發癥發生。因此,不僅要全面控制血糖,而且要盡可能保持穩定,尤其是餐后血糖。
此外,血壓、血脂和胰島素抵抗也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進展,因此,患者還應控制體重和血壓、血脂等多種危險因素。
如何防治糖尿病心腦血管并發癥?
糖尿病患者應積極接受糖尿病并發癥防治教育,定期檢查;重視不典型或輕微癥狀,及時就醫,聽取醫生意見;有心腦血管疾病時更應重視對低血糖的防治,避免嚴重低血糖引起急性心腦血管事件,高齡、合并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可適當放寬血糖控制目標;考慮自身疾病及承受能力,合理安排運動,避免運動損傷和運動導致的低血糖。記者 張華 通訊員 雷紫娟 劉瑞
編輯:徐瑞霞